基金因為聚集了眾多投資人的資金,投資規模較大,其進行操作的標的或方法都較散戶投資人更有彈性,標的可包含眾多有價證券,例如股票、債券、外匯、貨幣、衍生性金融商品等金融項目,但也由於管理需專業經理人代操資金,因此也要付出管理成本。
俗話說「本多終勝」(流傳於台股的揶揄說法,意指本金多終究會勝利),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基金成立的目的。規模大的基金可進行多種策略操作,廣泛投資多種標的,是投資人一定要認識的投資工具。
(最後更新時間:2022/08/03)
基金 (英文: fund) 意思是集合一群人的資金,將投資者手中的資金集中並委託專業投資機構或經理人集中管理投資,利益與風險都共同承擔,以追求更高投資報酬率的投資工具。
一般來說,基金追求高報酬率的優勢有以下三點:
自我認識是投資前重要的一項準備,以下三個問題讓你更了解自己投資的方向:
當手中有一筆資金可以投資,你願意耐心地投入穩健型的標的還是追求高風險但可能短時間大漲的標的?能承受失去本金的壓力嗎?譬如退休人士的財富已經差不多具一定規模,不追求短時間暴富只求能守住一輩子賺來的財富,那麼這一類人可能較適合長期穩健的投資。
主動的意思就是由基金經理人根據自身專業判斷決定投資組合。許多基金公司會發表完整的研究報告,根據投資標的的產業、公司營運狀況、宏觀經濟學等產經與景氣研究後決策出投資標的。主動型基金尋求的是創造贏過指數的報酬,但並不一定常常能達成,且持有主動型基金的成本一般較高,例如股票型基金每年的管理費約為 1.5%至3%。
被動指數型基金是以追蹤指數作為標的基金,其過程不經由人為進行決策,旨在獲得指數所代表的整體市場報酬。持有被動型基金的成本通常遠低於主動型,相較於主動型基金的管理費為1.5%以上,被動型基金不到1%,甚至可低於0.5%,就連為人所詬病的高管理費0050 ETF,其經理費加管理費也只有0.355%。
被動型基金一般不輕易更動持股組成,除非其追蹤的指數進行調整,被動型基金才會跟進。有了低手續費的這項優勢,主動型基金的績效需要超越指數更多才能贏過被動型基金,否則獲利也只是成為了基金經理人的佣金。
著名的股神巴菲特曾跟美國一位傑出的基金經理人有過一場長達十年的打賭,他打賭這位經理人的主動型基金的績效贏不了單純投入追蹤大盤指數的被動型基金,而十年後,巴菲特真的獲勝了,換句話說,這位經理人這十年來的主動式管理輸給了什麼都不做的ETF存股族。
關於投資,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廣告詞是:「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詳情請閱公開說明書。」要投資主動型基金,就要先審慎了解這隻基金的內容,這包含了它的持股成分、風險規劃、手續費高低、配息來源等等……。此外,也要評估自己的風險偏好以及承受力。台灣的監管機關有規定機構在承辦基金時有必要讓投資人了解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因此幾乎所有銀行以及基金公司在為投資人辦理基金入金前都會提供一份風險評估量表幫助投資人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但有時投資人得到的答案過於抽象,對於投資新手來說可能更難理解,此篇文章的後段將詳細介紹基金種類以及幫助讀者們了解哪一類基金適合自己、資產配置應如何規畫、以及如何評估基金的良莠。
基金發展至今其數量已繁不勝數,但投資者仍可用7種方式來分類,縮小自己偏好的基金類型,以下用一張表列出各種分類方式:
分類方式 | |||||
募資對象 | 公募基金 | 私募基金 | |||
發行方式 | 封閉型基金 | 開放型基金 | |||
管理方式 | 主動型基金 | 被動型基金 | |||
發行方 | 境內基金 | 境外基金 | |||
投資區域 | 國內基金 | 海外基金 | |||
投資區域集中度 | 區域型 | 全球型 | 單一國家型 | 產業型 | |
投資標的 | 股票型 | 債券型 | 平衡型 | 貨幣型 | 組合型 |
本篇介紹了基金是什麼以及如何對基金進行分類。基金入門教學的下篇將介紹幾個簡單的方法判斷什麼樣的基金適合你,基金的績效應該如何判斷,以及基金應怎麼購買。
免責聲明:所有交易均有風險,請謹慎投資。本文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