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投資策略是指需要持有一整年以上的投資。這種策略包括持有債券、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共同基金等資產。採取長期方法的人需要紀律和耐心,這是因為投資者必須能夠承擔一定的風險,同時等待下一步的高回報。
許多市場專家建議長期持有股票。從1975年到2022年的47年中,標準普爾500指數只經歷了11年的虧損,這使得股市收益在較短的時間範圍內相當不穩定。
然而,從歷史上看,投資者在長期內的成功率要高得多。
在低利率環境下,投資者可能會被誘惑去涉足股票以提高短期回報,但長期持有股票更有意義,而且會帶來更高的整體回報。在這篇文章中,財富101將列舉存股如何能夠幫助投資者在長期持有股票的策略中獲益。
術語資產類別指的是特定類別的投資。它們具有相同的特點和品質,如固定收入資產(債券)或股票,即通常所說的股票。最適合自己的資產類別取決於幾個因素,包括年齡、風險狀況和承受能力、投資目標以及資本額。但哪些資產類別最適合長期投資者?
如果我們看一下幾十年來的資產類別回報,我們會發現,股票的表現普遍優於幾乎所有其他資產類別。在1928年至2021年期間,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平均回報率為11.82%。這與三個月期國庫券(T-bills)的3.33%的回報率和10年期國庫券的5.11%的回報率相比有很大優勢。
新興市場在股票市場中具有一些最高的回報潛力,但也具有最高的風險程度。這類股票在歷史上贏得了較高的平均年回報率,但短期波動影響了其表現。例如,截至2022年4月29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10年年化回報率為2.89%。
小盤股和大盤股也都取得了高於平均水平的回報。例如,衡量2000家小公司業績的羅素2000指數的10年回報率為10.15%。
截至2022年5月3日,大盤股羅素1000指數在過去10年的平均回報率為13.57%。
從歷史上看,風險較高的股票類別的回報率高於較保守的同類股票。
股票被認為是長期投資。部分原因是,在較短的時間內,股票價值下跌10%至20%或更多是常有的事。投資者有機會在多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內度過其中的一些高點和低點,以產生更好的長期回報。
回顧20世紀20年代以來的股市回報,個人在20年的時間里投資標準普爾500指數很少有虧損。
即使考慮到大蕭條、黑色星期一、科技泡沫和金融危機等挫折,如果投資者對標準普爾500指數進行投資並不間斷地持有20年,也會有收益。
雖然過去的結果不能保證未來的回報,但回測過往數據我們可以說,如果有足夠的時間,長期投資於股票通常會產生積極的結果。
一般人並不像我們聲稱的那樣冷靜和理性。事實上,投資者行為的內在缺陷之一是傾向於情緒化。許多人聲稱自己是長期投資者,直到股市開始下跌,這時他們往往會撤回資金以避免額外的損失。
許多投資者在反彈發生時未能繼續投資於股票。事實上,他們往往是在大部分收益已經實現的情況下才跳回來。這種高買低賣的行為往往會削弱投資者的收益。
根據Dalbar的投資者行為定量分析研究,在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20年間,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平均年回報率剛剛超過6%。在同一時間段內,普通投資者的平均年回報率約為2.5%。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幾個。這裡只是其中的幾個。
投資者有後悔的恐懼。人們往往不相信自己的判斷,而是跟隨炒作,尤其是在市場下跌時。人們往往會落入這樣的陷阱:他們會後悔持有股票,會因為股票貶值而損失更多的錢,所以他們最終會賣掉股票來緩解這種恐懼。
事情發生變化時的悲觀情緒。在市場反彈期間,樂觀情緒佔了上風,但當事情變壞時,情況就相反了。市場可能會因為短期的意外衝擊而出現波動,例如與經濟有關的衝擊。但重要的是要記住,這些顛覆往往是短暫的,事情很可能會出現轉機。
過度關注股市的投資者往往會因為過於頻繁地試圖把握市場時機而使他們的成功機會受到限制。一個簡單的長期買入並持有的策略會產生好得多的結果。
長期投資方法的主要好處之一是錢。在投資組合中保持自己的股票更長的時間,比定期定額的購買和出售更具成本效益,因為持有的時間越長,所需支付的費用就越少。但究竟需要多少錢呢?
然後是交易或交易費用。投資者支付多少費用取決於投資者的帳戶類型和處理這個投資組合的證券公司。例如,投資者可能會被收取傭金或加價,其中前者是在通過經理人買賣時扣除的,而加價則是在通過他們自己的庫存指導銷售時收取。每當交易股票時,這些費用都會從帳戶中扣除。這代表投資組合餘額將隨著每筆買賣而下降。
公司通常會收取一個持續的費用,如帳戶維護費,這也會使投資者的帳戶餘額受到影響。因此,如果投資者是一個有短期目標的普通交易者,在考慮到交易費用後,短期交易者的投資成本會增加得更多。
股息是由有成功記錄的公司分配的企業利潤。這些往往是藍籌股或防禦性股票。防禦性股票是指無論經濟表現如何或股市下跌時都表現良好的公司。
這些公司定期支付股息–通常是每季度支付給合格的股東,這代表著存股者可以分享這間公司的成功。雖然將其兌現可能很誘人,但有一個非常好的理由,存股者應該將股利再投資到真正支付股利的公司。
有投資債券或共同基金的投資者,一般會知道複利可以如何影響投資。複利是指根據投資者的股票投資組合的本金餘額和投資者所獲得的任何早期利息計算的任何利息。這代表著股票投資組合積累的任何利息(或股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複利,從而在長期內增加帳戶金額。
當投資者想購買股票時,有幾件事需要考慮。考慮年齡、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以及其他事項。掌握所有這些可以幫助投資者弄清楚自己可以創建什麼樣的股票組合,以實現目標。
選擇指數基金。這些是追蹤特定指數的ETF,如標準普爾500指數或羅素1000指數,並像股票一樣交易。但與股票不同的是,這些基金的成本較低,不必挑選特定的公司進行投資。指數基金的回報與所追蹤的指數相似。
考慮支付股息的股票。這些類型的股票可以幫助投資組合增值,特別是在股息再投資的時候。
具有高增長的公司可以增強投資組合。增長型股票往往與那些能夠以比其他公司更快的速度產生明顯高收入的公司有關。他們也更有能力提供強勁的收益報告。但請記住,這種程度的增長伴隨著更高的風險水平,所以如果想走這條路,必須比新手投資者更精明一些。
建議投資界的新手可以多加諮詢金融專業人士。
與任何資產一樣,一般投資的概念中,是必須持有股票至少12個月,才能被認為是長期投資。任何低於這個期限的都被視為短期持有。
投資於股票的人可以從許多不同的交易策略中獲益。有更多經驗和更多資金可供支配的投資者可能能夠駕馭市場浪潮,利用短期交易技術賺錢。但這對於那些剛剛起步或不能夠容忍太多風險的人來說可能不適用。而長期持有股票的存股策略是有可能可以幫助投資人穿越市場的高點和低點,受益於較低的稅率,而且往往成本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