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出借是什麼?優缺點、利息收入、風險一次搞懂

股票出借是什麼?比起放著不動,出借還能賺利息?

許多投資人不清楚,其實股票除了賺價差與領股利外,還可以透過「股票出借」賺取額外利息。這種方式的正式名稱是「借券交易(Securities Lending)」。

借券的概念可以想像成把你手上的股票「短期出租」給需要的人(通常是法人或機構),在出借期間收取「租金(利息)」,到期後股票會歸還給你。


股票出借的運作方式

借券交易通常由券商作為中介平台,連接:

  • 借入人(租客):需要借股票來避險或放空操作
  • 出借人(房東):擁有股票但短期不打算操作的投資人
  • 券商:收取手續費,媒合雙方交易

誰可以參加股票出借?有門檻嗎?

股票出借主要分為兩種方式:

借券方式參與門檻適合對象最低出借數量
信託借券較高(張數10張以上、總額百萬以上)法人、大戶至少10張
雙向借券較低(只要1張即可)散戶、一般投資人1張(零股不行)

一般散戶參與借券條件

  • 證券帳戶開戶滿三個月
  • 出借股票需達一張以上(零股不參與)
  • 僅限上市櫃股票
  • 交易時間與一般交易相同(9:00~15:30)

為什麼有人要借股票?主要用途是做空與避險

借入股票的投資人,多數為法人或基金,目的通常包括:

  • 放空操作:預期股價下跌,先賣後買賺價差
  • 避險需求:透過借入股票達成避險部位
  • 套利交易:進行複雜的策略交易

股票出借可以賺多少?怎麼計算利息收入?

股票出借利息的計算公式:

利息收入 = 出借股數 × 平均每日收盤價 × 出借利率 × (出借日數 ÷ 365) – 券商手續費


利息收入試算範例

項目數值
出借張數10張
每張股數1,000股
月均價100元
出借利率5%
出借日數30天
券商手續費20%

計算:
10,000股 × 100元 × 5% × (30/365) ≒ 4,110元
手續費(20%)為:4,110 × 0.2 = 822元
實拿利息:約 3,288元


股票出借利率怎麼設定?

  • 利率可由出借人自行設定
  • 較高利率 → 較難媒合成功
  • 較低利率 → 較容易借出

券商平台通常會提供「參考市場利率」作為設定依據。


股票出借需要繳稅嗎?

  • 股票出借所得屬於「租賃所得」
  • 當年度總收入超過2萬元時,券商會代扣10%所得稅
  • 不需繳交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股票出借的優點有哪些?

活化閒置資產

讓長期未操作的股票產生被動收入。

門檻低、操作彈性高

一般人只要有一張股票即可參與(限雙向借券)。

可隨時召回股票

需要用到股票時可提出召回申請,不會永久借出。

不影響股利收入

出借期間仍可領取股利、股票配息。


股票出借的風險有哪些?

有流動性風險

召回股票通常需要1~3個工作天,急著賣出可能錯失時機。

部分股票較難借出

冷門股、無成交量的「牛皮股」通常媒合機率低。

可能失去投票權

若未在停止過戶日前召回,將無法參與股東會表決。


哪些股票適合出借?建議與注意事項

適合出借的情境包括:

  • 長期持有、不打算短期交易的個股
  • 市場交易熱絡、具備放空需求的股票
  • 配合券商提供的借券平台操作便利性

不建議出借的情況包括:

  • 短期內有買賣打算的股票
  • 股東會即將召開前

股票出借常見問題(FAQ)

股票借出去會不會不還?

股票出借透過券商平台進行,具備一定的安全機制。券商會要求借入人繳交保證金作為擔保,若發生違約,券商可依規處理保證金以保護出借人權益。建議選擇資本規模大、信譽良好的券商進行操作,可有效降低風險。


股票借出後想賣掉,來得及嗎?

如果你借出的股票突然想賣出,需要先申請召回股票。通常券商需要 1 至 3 個工作天處理召回,這期間無法賣出,因此股票出借前應評估是否有短期交易需求。


股票出借後還能領股利嗎?

可以。即使股票借出後暫時移轉到借入人名下,實際持有權仍屬出借人,因此在除權息時仍能領取股息或股票股利


股票出借的利率固定嗎?

利率由出借人自行設定,可參考市場即時媒合平台上的主流利率。設定利率越高,出借機會可能降低;設定利率越低,媒合成功機率越高。建議平衡「利率」與「借出機會」,設定合理值。


股票借出去後怎麼召回?

召回方式通常如下:

  1. 登入券商平台或 APP
  2. 找到借券項目並選擇「申請召回」
  3. 系統將依合約規定進行召回,通常 1 至 3 個工作天歸還

建議在股東會過戶日前、除權息前、或交易前提前進行召回,避免權益受影響。


股票出借是低風險的資產活化方式,適合長期投資人

對於資金短期內無操作需求的投資人而言,股票出借是一種穩定、風險相對可控的資產活化方式。透過券商平台參與借券市場,不僅能保有股票本身的價值與股利權益,還能額外產生「租金收入」,為投資組合創造新的收益來源。

然而,仍須謹慎評估流動性與個股特性,不宜將短期交易計畫中的個股出借,避免延遲召回或錯失操作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