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報稅季,許多存股族都在關心如何聰明申報股利所得稅,甚至爭取退稅機會。股利所得的課稅方式有兩種,選擇最有利的方式有助於減輕稅負。本文將詳解股利退稅的資格、計算方式及適用情境,幫助投資人充分運用稅制優惠。
什麼是股利所得稅?
投資人在個股或ETF配息時獲得的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都屬於「個人綜合所得稅」的一部分,須於次年5月報稅。依照稅制規定,股利所得稅可選擇以下兩種方式課稅:
- 合併計稅(適用一般小資族,可享8.5%股利抵減稅額)
- 分離課稅(適用高所得族群,單一稅率28%)
股利所得稅的兩種計算方式
計稅方式 | 適用族群 | 稅率 | 稅額減免 | 退稅可能性 |
---|---|---|---|---|
合併計稅 | 小資族、年所得低於98.3萬者 | 依綜所稅級距 (5%、12%、20%…等) | 8.5%股利抵減(每戶上限8萬元) | 可能退稅 |
分離課稅 | 年所得高於98.3萬、高所得族 | 單一稅率28% | 無 | 無退稅限制 |
1. 合併計稅(股利可享8.5%抵減)
適用於一般小資族,若綜所稅級距低於30%,選擇合併計稅較有利。例如:
- 若所得級距為5%,股利按5%課稅,但可享8.5%股利抵減。
- 若股利抵減後仍有剩餘,則可申請退稅。
2. 分離課稅(適用高所得者)
對於課稅級距達40%以上的高所得族群,選擇28%單一稅率的分離課稅可能較划算。此方式雖無8.5%抵減稅額,但退稅金額不受上限限制。
股利所得稅試算範例
單身小資族股利所得退稅試算(合併計稅)
假設一名上班族年收入為92.3萬元,股利所得5萬元,其適用稅級為5%。
項目 | 金額 (元) |
年收入 | 923,000 |
股利所得 | 50,000 |
免稅額 | 92,000 |
標準扣除額 | 124,000 |
薪資所得扣除額 | 207,000 |
綜合所得淨額 | 550,000 |
綜所稅計算 (5%) | 27,500 |
股利抵減 (50,000 × 8.5%) | 4,250 |
最終應繳綜所稅 | 23,250 |
此案例中,由於股利抵減稅額可扣抵應繳稅額,因此實際稅負下降。
今年總所得98.3萬元內,小資族可享退稅優勢
根據最新統計,台股存股族多數集中在21-40歲,且年收入在98.3萬元以內者,適用合併計稅並享有8.5%抵減。若計算後仍有稅額餘額,可獲得退稅。
高所得族適用分離課稅(28%單一稅率)
若綜合所得級距達40%以上,選擇28%的分離課稅較有利。例如:
- 股利所得100萬元,若合併計稅,需繳納40萬以上的稅款。
- 選擇分離課稅,則只需繳納28萬元(100萬 × 28%)。
這對於高所得存股族來說,是更節稅的方式。
結論:如何選擇最適合的股利所得稅申報方式?
- 若年收入低於98.3萬元 → 合併計稅,享8.5%抵減,可能退稅。
- 若年收入高於98.3萬元 → 分離課稅,單一28%稅率,減少總稅額。
- 存股族報稅前,應試算比較不同方案,選擇最有利方式。
透過合理的稅務規劃,存股族不僅可領取穩定股利,還能合法減輕稅負,增加財富累積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