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2025年最新所得稅級距與扣除額?本篇文章將一次整理最新稅制重點、報稅門檻與稅額試算方式,幫助你用最有效率的方法了解自己應繳的所得稅。
所得稅是什麼?
所得稅是對個人或家庭年度所得所課徵的稅金,台灣的所得稅制度為累進稅率制,收入越高,適用的稅率也越高。納稅人可透過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等項目來減輕稅負。
所得稅免稅額與扣除額調整(2025適用)
2025年報稅(適用2024年所得)起,以下三大項目將調升,有助於降低實際應納稅金額:
- 一般免稅額:由9.2萬元提升至9.7萬元
- 標準扣除額:由12.4萬元提升至13.1萬元
-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由20.7萬元提升至21.8萬元
單身基本免稅門檻試算
若無其他扶養親屬,2025年報稅免稅門檻合計如下:
- 一般免稅額 9.7 萬元
- 標準扣除額 13.1 萬元
- 薪資特別扣除額 21.8 萬元
- 總計免稅門檻:44.6 萬元
若全年總所得低於44.6萬元者,無須繳納所得稅。
所得稅級距與稅率調整(2025適用)
2025年起,所得稅級距門檻也將調整。以下為最新的分級與稅率:
適用稅率 | 所得淨額(2025年適用) |
---|---|
5% | 0~59萬元 |
12% | 59萬1元~133萬元 |
20% | 133萬1元~266萬元 |
30% | 266萬1元~498萬元 |
40% | 498萬1元以上 |
如何計算應繳所得稅?
舉例說明
假設你是單身、年收入為100萬元:
- 扣除免稅與扣除額後所得淨額為:
100萬-44.6萬 = 55.4萬 - 適用5%稅率
- 應繳稅額:55.4萬 × 5% = 27,700元
家庭免稅額試算(雙薪家庭)
以一對沒有小孩的雙薪夫妻為例:
- 免稅額 9.7萬 × 2 = 19.4萬
- 標準扣除額 13.1萬 × 2 = 26.2萬
- 薪資特別扣除額 21.8萬 × 2 = 43.6萬
- 總免稅門檻:89.2萬元
若家庭年收入未達89.2萬元,則無需繳納所得稅。
特別扣除額項目與調整(2025適用)
項目 | 2024年額度 | 2025年額度 |
---|---|---|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 20.7萬 | 21.8萬 |
身心障礙扣除額 | 20.7萬 | 21.8萬 |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 | 12萬 | 12萬 |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 12萬 | 15萬/22.5萬(第2名起) |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 | 2.5萬 | 2.5萬 |
房租支出特別扣除額 | 12萬(列舉) | 18萬(改為特別扣除) |
所得稅報稅時間與方式
- 報稅期間:2025年5月1日至6月30日
- 報稅方式:
- 線上報稅(建議):透過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可使用線上版、離線版、手機版
- 臨櫃報稅:親至國稅局辦理
實用Q&A:所得稅常見問題整理
Q1:我只有打工收入,要報稅嗎?
A:若全年所得低於免稅門檻44.6萬元,可免繳所得稅,但建議仍保留報稅紀錄,有助於日後辦理退稅或申請補助。
Q2:房租支出真的可以扣稅嗎?
A:是的,2025年起將改列為特別扣除額,金額提升至18萬元。
Q3:已婚有子女的家庭能享有什麼稅務優惠?
A:可享有扶養親屬免稅額與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進一步降低稅負。
小結:掌握最新所得稅規則,報稅更有底氣
面對每年5月的報稅季,提早了解所得稅免稅額、級距與扣除額有助於做好資金規劃。無論你是單身、雙薪家庭、或是有年幼子女與年邁長輩的家庭,透過正確的計算與扣除項目,都能在合法的前提下有效節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