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暴跌!熔斷機制啟動條件一次看懂,美國關稅衝擊全面解析

全球金融市場陷入混亂,美國關稅政策引爆股災,亞股全面崩跌。2025年4月7日,台股開盤暴跌超過2000點,市場高度關注是否會觸發「熔斷機制」。本文帶你快速了解熔斷機制是什麼、觸發條件為何,以及台股與美股的制度差異,並分析這次危機對台灣經濟可能帶來的影響。


什麼是熔斷機制?避免市場恐慌擴大的重要防線

熔斷機制(Circuit Breaker,或稱 Trading Curb)是一種為了防止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時,避免失控性賣壓擴散而設立的暫停交易機制。

熔斷機制的核心目標包括:

  • 提供市場冷靜時間,避免情緒性拋售
  • 保護投資人,降低市場系統性風險
  • 恢復市場流動性,穩定資本市場運作

熔斷機制類似於電力系統的「保險絲」,當市場劇烈波動超過設定門檻時,自動啟動暫停交易,讓市場有喘息與思考空間。


美股熔斷機制介紹:全球市場最著名案例

美國是全球最早實施熔斷機制的國家之一,美股以標普500指數(S&P 500)作為熔斷的基準,且僅針對指數下跌設限,不對指數上漲設置熔斷條件。

美股熔斷觸發標準

  • 指數下跌7%:觸發第一次熔斷,暫停交易15分鐘
  • 指數下跌13%:觸發第二次熔斷,再暫停交易15分鐘
  • 指數下跌20%:觸發第三次熔斷,當日直接休市

下表整理美股熔斷標準與對應處理:

下跌幅度處理方式
7%暫停交易15分鐘
13%再次暫停交易15分鐘
20%當日直接休市

美股熔斷歷史紀錄

美股自1988年設立熔斷機制以來,曾有4次正式觸發紀錄:

  •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
  •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共觸發三次熔斷

熔斷機制在防止市場恐慌蔓延中,發揮了關鍵穩定作用。


台股熔斷機制概況:與美股有何不同?

台股本身雖未設定大盤指數熔斷制度,但透過個股「漲停板」、「跌停板」制度,具備類似效果。

台股熔斷相關規範

  • 上市上櫃股票:每日漲跌幅限制為10%,即當日漲停或跌停
  • 興櫃市場股票:無漲跌幅10%的限制,因此特別設置熔斷機制

在興櫃市場中,熔斷條件為:

  • 若個股當日價格超過前一交易日「平均價格」50%,即啟動熔斷
  • 觸發後,該股票當日無法繼續交易

興櫃熔斷條件摘要:

項目熔斷觸發條件
上市上櫃股票漲跌幅每日限制10%,無整體熔斷機制
興櫃股票當日漲跌超過昨日均價50%,停止交易

投資人需特別留意,興櫃熔斷是依「均價」計算,而非收盤價。


熔斷機制對台灣股市與經濟的影響

短期影響

  • 抑制非理性恐慌性賣壓
  • 市場冷靜期有助於恢復資金信心
  • 縮小股價劇烈波動範圍

中期影響

  • 觀察國際局勢與美國關稅政策變化
  • 台股若持續受壓,將促使主管機關進一步調整交易制度

長期觀察重點

  • 熔斷機制能否有效維持市場流動性
  • 全球供應鏈重組與貿易摩擦是否加深衝擊
  • 台灣本地基本面能否支撐市場反彈

結語:熔斷機制能救台股嗎?投資人應注意什麼?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引發的全球股市震盪,熔斷機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市場保護,但根本的問題仍是國際貿易環境的惡化與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

投資人在當前波動劇烈的市場中,應保持冷靜,做好資金控管,適度分散投資組合,並持續關注台灣證交所、金管會等單位後續的市場應對措施。

未來幾週內,熔斷機制是否再度啟動,以及台灣本地經濟政策的調整,都將是決定台股能否穩定的重要觀察指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