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當沖交易?
當沖交易指的是投資人在同一個交易日內完成同一檔個股的買賣,也就是當日內完成平倉。這種交易方式的核心在於短時間內賺取價差,而非長期持有。
當沖的基本模式包括:
- 先買後賣(做多):投資人預期股價上漲,先買進股票,當日內再賣出。
- 先賣後買(做空):投資人預期股價下跌,先賣出借來的股票,當日內再買回平倉。
這種高頻交易方式因為能夠快速進出市場,被許多投資人青睞,但同時也伴隨較高風險。
為什麼當沖交易受到市場熱捧?
當沖交易的主要優勢
- 無本交易:
- 由於台股採用 T+2 交割制度,當沖投資人僅需支付交易價差,而無須準備全額資金。
- 若當沖獲利,賺取的資金扣除手續費與交易稅後,即可入袋。
- 交易稅減半:
- 一般現股交易稅為 0.3%,但政府為活絡市場,針對現股當沖提供0.15%的交易稅優惠,降低交易成本。
- 風險可控:
- 台股單日漲跌幅限制為10%,當沖交易的最大風險通常可控制在 20% 內。
- 額外折讓收益:
- 券商對高頻交易者提供手續費折讓,通常介於 65 折至 28 折,若交易量大,這筆折讓可成為額外收益。
當沖優勢 | 說明 |
---|---|
無本交易 | 不需支付全額資金,僅需負擔損益價差 |
交易稅減半 | 當沖交易的交易稅為 0.15%,較一般現股交易低 |
風險可控 | 受 10% 單日漲跌幅限制 |
手續費折讓 | 高頻交易者可獲得券商折扣 |
然而,儘管當沖交易看似獲利機會大,但仍然存在不少潛在風險。
當沖交易的風險
1. 無法平倉的違約風險
- 當日無法完成買賣,若未準備足夠資金或融券,將導致 T+2 日違約交割,影響個人信用。
2. 市場操控風險
- 大戶或法人可能利用假買單、假賣單影響市場,容易讓散戶陷入心理陷阱,導致虧損。
3. 短期雜訊影響決策
- 過短時間內的股價波動容易受到市場雜訊影響,新手投資人可能無法準確判斷趨勢,造成損失。
當沖風險 | 可能影響 |
無法平倉 | T+2 違約交割,影響個人信用 |
市場操控 | 容易受大戶或法人影響,誤判行情 |
短期雜訊 | 短時間內波動劇烈,難以判斷方向 |
因此,投資新手不建議進行無本當沖,應準備足夠預備資金,降低違約風險。
兩種當沖方式
1. 現股當沖
- 當日內以現金買進、賣出同一檔股票。
- 交易稅減半(0.15%)。
2. 資券當沖
- 當日內利用融資買進或融券賣出,之後回補。
- 不適用交易稅減半,且可能涉及借券費用。
當沖方式 | 交易方式 | 交易稅 |
現股當沖 | 當日內以現金買進、賣出 | 0.15%(減半優惠) |
資券當沖 | 當日內利用融資或融券交易 | 0.3%(無優惠) |
由於成本較低,現股當沖是更推薦的方式。
當沖交易資格與條件
由於當沖交易風險較高,券商對投資人有一定資格限制,通常包含:
- 資產要求:部分券商要求投資人有一定資金存量。
- 交易經驗:需具備股票交易經驗,避免新手過度交易。
- 信用評級:違約交割紀錄可能影響當沖資格。
當沖交易的操作方式
當沖操作可分為看多與看空,並依據資金來源分為現股當沖與資券當沖。
操作類型 | 看多 | 看空 |
現股當沖 | 先買後賣 | 先賣後買 |
資券當沖 | 先融資買進,後融券賣出 | 先融券賣出,後融資買進 |
當沖交易需注意的兩大關鍵
- 選擇交易量大的個股
- 避免因流動性不足無法成交。
- 建議選擇日成交量千張以上的股票,確保有足夠買賣量。
- 選擇波動大的個股
- 由於交易成本(手續費 + 交易稅)約 0.435%,波動太小的股票可能連成本都無法回收。
當沖選股條件 | 說明 |
交易量大 | 避免流動性不足,建議選擇千張以上股票 |
波動大 | 確保價格變動幅度足夠,以覆蓋交易成本 |
結論:當沖適合自己嗎?
當沖交易雖然能夠快速獲利,但也伴隨較高風險。新手投資人應審慎評估是否具備以下條件:
- 有一定的投資經驗
- 能夠承受短期市場波動
- 願意花時間研究盤勢與交易策略
如果具備這些條件,當沖或許能成為一種靈活的短線操作策略,但仍須謹慎控制風險,避免過度交易影響投資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