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101金融相關文章精選圖片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AI與晶片產業鏈首當其衝

川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後,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成為市場焦點。稀土雖名稱中有「土」,但其戰略地位堪比石油,是AI、電動車與晶片產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掌握全球約 70%稀土開採量,提煉比例更高達 90%。因此,一旦限制出口,國際市場的供應即出現劇烈波動,稀土價格可能在短期內大幅上升。


稀土與AI晶片的供應鏈關係

稀土廣泛應用於AI伺服器、GPU晶片與資料中心等核心設備中,尤其是以下幾類元素:

元素名稱主要用途受影響產業
鎳 (Neodymium)製造高性能馬達、GPU風扇AI伺服器、電動車
鋱 (Terbium)顯示器螢光粉、AI視覺晶片面板、AI影像識別
鎵 (Gallium)半導體高頻晶片製造5G、AI加速器
鏑 (Dysprosium)馬達耐高溫磁鐵材料電動車、軍工產業

由於AI運算需要大量高效能晶片與散熱系統,這些材料供應若受限,勢必推高AI伺服器與GPU的生產成本。輝達(Nvidia)、超微(AMD)與蘋果(Apple)等公司短期內都可能面臨毛利壓力。


全球尋求「去中國化」的替代供應

隨著中國稀土管制升級,歐美與日本紛紛加速布局替代供應鏈。例如:

  1. 美國能源部 投資內華達稀土礦開發,期望降低對中國依賴。
  2. 澳洲Lynas公司 成為日本主要稀土來源,出貨量逐年上升。
  3. 印度與越南 也積極吸引外資,共同建立稀土提煉設施。

然而,從開採到精煉再到工業應用,完整供應鏈建立至少需 3至5年。在短期內,全球市場仍難以完全取代中國的地位。


投資觀察:稀土概念股與AI供應鏈走勢

投資人可從三個角度觀察市場機會:

  1. 稀土概念股上漲潛力
    • 澳洲Lynas、加拿大Neo Performance等企業受惠明顯。
    • 台灣市場中,與磁材、電池原料相關個股可望成為資金避風港。
  2. AI伺服器與晶片族群短期震盪
    • 短線受到成本與供應鏈不確定性影響。
    • 若中長期稀土供應恢復,基本面仍具強勁支撐。
  3. 台積電與上游材料廠的策略轉向
    • 台積電或考慮多元材料來源與區域採購策略,以降低政治風險。

結語:稀土之戰即是AI產業的延長戰

此次川普關稅與中國稀土出口管制,不僅是貿易衝突,更是科技主導權的角力。稀土供應若持續緊張,AI、晶片與電動車產業的成本結構將被迫重新調整。

投資人應持續關注:

  • 稀土價格波動趨勢
  • 美國與中國的談判進展
  • 全球供應鏈重組動態

短期雖有震盪,但長期而言,稀土與AI產業的連動仍是全球經濟的關鍵引擎。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