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再啟關稅戰 美中關係緊張升溫
美國總統川普為報復中國稀土出口新管制,於10月10日宣布將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關稅,並同步限制「關鍵軟體」的出口。此舉意味著美中貿易戰再度升溫,市場避險情緒急劇升高。
消息一出,美股全線重挫:
- 道瓊指數下跌近 900點
- 標普500指數(S&P 500)重挫 2.7%
- 科技股成為最大受害族群
中國稀土新制:掐住美國科技供應鏈
中國於10月9日發布兩項新規,對稀土物項與技術實施出口管制,範圍涵蓋:
- 稀土原料與提煉技術
- 用於晶片、AI、軍工的相關材料
- 甚至電動車電池生產設備
根據規定,凡產品中中國稀土原料佔比超過0.1%者,皆需申請許可。且與外國軍方有關的企業將被原則性拒批。
此舉被視為中國對美國「晶片管制」的對等反制,幾乎掐住美國半導體與AI產業的咽喉。
影響層面 | 具體內容 |
---|---|
晶片製造 | 涉及稀土提煉與製磁技術,影響輝達(Nvidia)、AMD、英特爾供應鏈 |
AI運算 | 用於資料中心伺服器、GPU生產的稀土受到限制 |
電動車產業 | 稀土永磁馬達供應中斷,衝擊特斯拉、豐田等車廠 |
美股大跌 台積電ADR重挫超過6%
稀土與晶片雙重制裁讓市場恐慌升溫。美股科技類股首當其衝:
- 輝達(Nvidia)跌近 5%
- 超微(AMD)暴跌 8%
- 台積電ADR更重挫逾6%,創近半年最大跌幅
這波跌勢也拖累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滑超過 5%,顯示市場擔憂供應鏈斷裂將對全球科技產業造成連鎖衝擊。
半年來美中非關稅壁壘持續升級
儘管名義上「貿易戰休兵」,但近半年美中之間仍頻繁互施非關稅壁壘,包括:
- 美國擴大中國企業黑名單
- 中國啟動對高通、輝達等美企反壟斷調查
- 雙方對船運、農產品課徵附加費
這些措施雖非正式關稅,但同樣提高貿易成本,使企業在全球布局時面臨更高不確定性。
投資人觀點:短期避險情緒升溫 中長期觀察三重面向
分析師指出,此次衝突雖引發短期股市震盪,但未必代表美中全面決裂。川普仍表示「11月1日前有機會撤回關稅」,顯示留有談判空間。
投資人可關注以下三大方向:
- 半導體與AI產業鏈的庫存與替代性:
- 台灣、韓國供應鏈可能受惠中長期轉單效應。
- 美元指數與避險資產:
- 美元走弱、黃金與日圓或成短期避險焦點。
- 川習會前後市場波動:
- 若11月初雙方重啟對話,市場有望迎來報復性反彈。
觀察面向 | 可能影響 |
---|---|
貿易政策 | 若川普暫緩關稅,市場信心可快速修復 |
美元走勢 | 關稅升溫恐使美元指數短線走弱 |
科技股評價 | 高本益比股短期修正壓力大,但中期仍具基本面支撐 |
結語:美中緊張再起,市場仍存轉圜空間
川普對中國加徵100%關稅的舉措,雖讓市場震盪劇烈,但也顯示他仍將「關稅」作為談判籌碼。隨著雙方政策仍存在靈活空間,未來一個月將成為觀察美中關係的關鍵時期。
對投資人而言,短線避險、長線觀察產業結構變化,才是應對這場「新版貿易戰」的關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