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是什麼? 牛市是什麼? 由來與定義一次看懂!

熊市、牛市常常會在財經新聞提到,一些報導則會說市場目前處於空頭(熊市)、多頭(牛市)。金融市場中最知名的一頭牛就是「華爾街銅牛」,據說當時為祈求股市蓬勃發展,象徵「牛市」而打造。

熊市是什麼?

熊市(Bear market)又稱空頭市場,熊市代表投資人不看好股市而預期未來股價會下跌,看壞股市前景。熊市的一個定義是,當股票平均從高位下跌達到20%時,市場就進入熊市。

熊市成型的原因往往各不相同,但一般來說,經濟疲軟或放緩或低迷,市場泡沫破裂、大流行病、戰爭、地緣政治危機,以及經濟模式的急劇轉變,都是可能導致熊市的因素。經濟疲軟或放緩的跡象通常是就業率低,可支配收入低,生產力弱,以及商業利潤下降。

熊市也有可能是政府對經濟的任何干預所引發。例如,稅率或聯邦基金利率的變化也可能導致進入熊市。

道瓊工業指數走勢,2008到2009年雷曼兄弟次貸危機導致熊市

牛市是什麼?

牛市(Bull market)又稱多頭市場,牛市代表投資人看好股市而紛紛進場。同樣,牛市的一個定義就是,當股價平均上漲超過20%時,則稱市場進入牛市。

牛市通常較為典型,很容易觀測出來,市場中存在廣泛的積極情緒與正面新聞促進企業盈利,相對的負面新聞也不容易在此時引起關注。

道瓊工業指數走勢,在2009到2018年被稱為大多頭時期

熊市和牛市的名稱原由

熊市的名稱被認為來自於熊攻擊獵物的方式:將熊掌往下排擊,像是股票價格下跌的樣子。

牛市的名稱則是被認為自於公牛將其牛角刺向空中的攻擊方式:使用牛角往上頂,像是股市行情往上。

另一說是因為在過去,股票交易會把股價寫在告示牌(bullitin),告示牌的英文就跟牛市(bull market)諧音很像;而若股票市場低迷,則告示牌上面就空空如也(bare),與英文中的熊(bear)發音相同。

熊市著名案例

熊市最著名的案例就是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2000年3月網絡泡沫破裂的後果,它使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價值損失了大約一半、以及2008年雷曼兄弟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當時美國主要指數,道瓊工業指數、S&P500指數,都幾乎跌了快一半,全球股市也相當低迷。

再來的熊市就是大家近期熟知的,COVID-19大流行的發生所推動,它帶來了大規模的封鎖和對消費需求低迷的恐懼。在此期間,道瓊斯指數在幾周內從接近30,000的歷史高點急劇下降到低於19,000的低點。

熊市或牛市有辦法預判嗎?

對於熊市或牛市的判斷,坊間有許多資料跟書籍在教,如何使用指標來預測市場是多頭還是空頭。這些指標並非沒有用,但以定義上來說,大多數指標都代表著「事後驗證」,因此通常當你能確認時,熊市或牛市往往都已經發生了。

正因為無法有效判斷熊市或牛市發生轉折的時機,因此多數投資人在投資策略上,多半會採取「資產配置」,以犧牲少部分的報酬,來減少不確定性的風險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