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指數入門介紹:道瓊、納斯達克、標普500

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場指數是全球和特定國家經濟的有力指標。在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是媒體和投資者最廣泛關注的三個指數。


除了這三大指數之外,還有大約其他5000個指數構成了美國的股票市場。

美股市場指數重點整理

  • 美國大約有5,000個指數。
  • 美國最廣泛關注的三個指數是標準普爾500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 威爾希爾5000指數包括美國股票市場的所有股票。
  • 指數的構建方式多種多樣,但它們通常是通過資本化和部門隔離來識別。

美股市場三大指數

由於有這麼多的指數,美國市場有廣泛的方法和分類,可以為廣泛的目的服務。媒體最常報道的是前三大指數的走向,全天定期報道關鍵的新聞項目,作為貢獻者和減損者。投資經理將指數作為業績報告的基準。

同時,所有類型的投資者都使用指數作為業績代理和分配指南。指數也構成了被動指數投資的基礎,通常主要通過專門跟蹤指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來完成。

總的來說,瞭解市場指數是如何構建和利用的,有助於為各種投資途徑增加意義和清晰度。下面,我們將詳細介紹三個最受關注的美國指數,包括整個美國股市所有股票的威爾希爾5000指數,以及其他一些最引人注目的指數的綜述。

標準普爾500指數

標準普爾500指數(通常被稱為標準普爾500)是一個包含美國500家頂級公司的指數。股票被選入該指數的主要原因是資本化,但組成委員會也考慮其他因素,包括流動性、公共浮動、行業分類、財務活力和交易歷史。

標準普爾500指數約佔美國股票市場總價值的80%。

 一般來說,標準普爾500指數能很好地表明美國市場的整體動向。

指數通常是市場加權或價格加權的。標準普爾500指數是一個市場加權的指數(也被稱為資本化加權)。因此,指數中的每只股票都是按照其總市值的比例來代表。換句話說,如果標準普爾500指數中所有500家公司的總市值下降了10%,該指數的價值也會下降10%。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A)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知名和最經常使用的指數之一。它包括美國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30家公司的股票。

道瓊斯工業指數是一個價格加權的指數。它最初的計算方法是將指數中每家公司股票的每股價格相加,然後將這個總和除以公司的數量。不幸的是,該指數不再是如此簡單的計算方法。多年來,股票拆分、分拆和其他事件導致除數(道瓊斯計算的用於計算道瓊斯工業指數水平的數值)的變化,使其成為一個非常小的數字(小於0.2)。

道瓊斯指數代表了整個美國股票市場價值的四分之一,但道指的百分比變化不應解釋為明確表明整個市場下降了同樣的百分比。這是因為道指的價格加權功能。基本問題是,指數中120美元的股票價格變化1美元,對道瓊斯指數的影響將大於20美元的股票價格變化1美元,儘管價格較高的股票可能只變化了0.8%,而另一隻則變化了5%。

道瓊斯指數的變化代表了投資者對列入該指數的大公司的收益和風險預期的變化。由於對大盤股的普遍態度往往不同於對小盤股、國際股票或科技股的態度,道指不應被用來代表市場上其他領域的情緒。 總的來說,道瓊斯指數因其列出了美國市場上最好的藍籌股公司並定期發放穩定的股息而聞名。因此,雖然不一定代表廣泛的市場,但它可以代表藍籌股、股息價值的市場。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大多數投資者都知道,納斯達克是科技股交易的交易所。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是一個市值加權的指數,包括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所有股票。

這個指數包括一些不在美國的公司。

該指數以科技股比重大而著稱,包括整個科技市場的幾個子行業,包括軟件、生物技術、半導體等等。雖然這個指數以其科技股的比重大而聞名,但它也包括一些來自其他行業的證券。

投資者也會發現來自不同行業的證券,包括金融、工業、保險和運輸股票等等。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包括大型和小型公司,但與道指和標準普爾500指數不同,它還包括許多市值較小的投機性公司。因此,它的走勢通常表明科技行業的表現,以及投資者對更多投機性股票的態度。

威爾希爾5000指數

威爾希爾5000指數有時被稱為 “總股市指數 “或 “總市場指數”,因為它包括所有總部在美國的、有現成價格數據的公開交易公司。該指數於1974年定稿,代表了整個美國股票市場及其變動的總體情況。

儘管威爾希爾5000指數是對整個美國市場的一個非常全面的衡量,但與更受歡迎的標準普爾500指數相比,威爾希爾5000指數被提及的頻率較低。

其他美國指數的綜述

一般來說,有幾種方法可以廣泛地看待指數。資本化往往是關鍵,指數可分為大盤股、中盤股或小盤股。標準普爾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是兩個頂級的大盤股指數,但其他指數包括標準普爾100指數、道瓊斯美國大盤股總市場指數、MSCI美國大盤股指數,以及羅素1000指數。

著名的中型股指數包括標準普爾中型股400指數、羅素中型股指數和威爾希爾美國中型股指數。在小盤股方面,羅素2000指數是羅素3000指數中最小的2000只股票的指數。其他受歡迎的小盤股指數包括標準普爾600指數、道瓊斯小盤成長型股票市場總指數和道瓊斯小盤價值型股票市場總指數。

美股指數介紹結語

指數在美國股票市場的整體分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指數及其變動提供了對經濟、投資大眾的風險偏好以及投資多樣化趨勢的大量洞察力。一般來說,瞭解它們的構造和組成的細微差別,對做出各種類型的投資決定是至關重要的。

什麼樣的ETF值得買?如何檢視ETF體質?

打開各大發行商的網頁,ETF的產品資訊令人眼花撩亂,投資者要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ETF呢?財富101建議可以透過…

  • 折溢價
  • 基金規模
  • 追蹤誤差
  • 經理費與管理費成本
  1. 判斷好的ETF的指標有哪些?
    • 1.1 基金規模(AUM)
    • 1.2 追蹤誤差(Tracking Error)
  2.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ETF ?
  3. ETF台股攻略
  4. 總結

判斷好的ETF的指標有哪些?

要判斷一個ETF體質的好壞,可以從基金規模、追蹤誤差、以及折溢價等3項指標著手,由於折溢價在前一篇ETF的介紹文章中已經提過,以下將針對基金規模與追蹤誤差進行講解:

基金規模(AUM)

ETF被設計的目標就是追蹤指數。唯有在ETF的規模夠大時,ETF才更有能力買賣成份股,創造出追蹤指數的彈性,維持它的品質並收斂折溢價。另一方面,由於一般ETF追蹤的指數的標的多,AUM太小將可能導致ETF資金不足,進而無法快速跟進指數按比例買進指數追蹤的成分股票,使得ETF無法完美追蹤指數,產生追蹤誤差。

追蹤誤差(Tracking Error)

正如上面所說, 若ETF無法很好地追蹤指數,那麼我們就會說這檔ETF不是好的ETF,例如當ETF所追蹤的指數漲了2%時,ETF本身的漲幅若越逼近2%,就越能表示這檔ETF的設計良好,且達成價格收斂的結果。因此我們可以說,ETF的好壞並不是指它的市價漲跌多少,而是端看ETF有沒有盡可能追蹤指數。但ETF本身畢竟不是指數,其市價也是在股票市場交易出來的,而且ETF有內扣費用,若考量該費用,其漲幅就無法與指數一樣。

追蹤誤差公式:

對ETF淨值報酬變化 以及 指數報酬變化 取標準差

若以上公式不是很好理解沒關係,一般各ETF官方網站上都有公布追蹤誤差的數據,因此即便無法很好地理解這個算法也沒關係,只需查詢就能得到追蹤誤差的資訊。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ETF?

利用以下 4個面向可以幫助釐清怎樣的商品適合自己:

  1. 檢查ETF的流動性
    也就是確認成交量是否足夠大。在第一篇ETF介紹文章中我們提過流動性指的就是買賣的難易程度,當市場上有夠多的買家與賣家時就較容易在掛定的價格上成交,否則將產生降價出售或是抬價求售的狀況。一檔好的ETF需要有足夠的流動性,讓投資者能在想出售時脫手。
  2. 是否有穩定配息
    穩定配息的ETF可提供持有者更大的理財彈性,從配息獲得的現金可以持續投入ETF,或也可令投資人在持有ETF多年後成為零成本的持股;另一方面,若沒有穩定配息,持有該ETF唯一的獲利方式就只有價差,當 ETF 市價低於買入價時就只能套牢或認賠殺出。
  3. ETF 連結什麼指數或商品
    有些 ETF連結當地指數,譬如0050,有些則是連結國外指數或特定物品,譬如00752中信中國50或是原油期貨市場。當ETF連結的商品不是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所熟悉的環境時,投資者要好好審視自己的知識以及該ETF的風險,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
  4. ETF 連結的市場交易時間和台股交易時間是否相同
    ETF連結的標的,如果交易時間與台股不同的話,那麼ETF就無法即時反應,這當中將存在著套利行為,跑得快的或進場快的投資人或機構將得益,對比之下就苦了一般散戶投資者。因此需特別留意自己是否可承受ETF連結的標的與台股交易時間的時間差,想避免這層麻煩的投資者可以盡量選擇台股ETF。

ETF台股攻略

以下是證交所所統計的2022年6月,台灣股市中最受歡迎的ETF前三名

ETF名稱優點缺點
0050
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
> 精選台灣前50大的公司,每季檢視成份股,及時調整持股

> 每年穩定配息兩次,年中與年末各一次

> 隨著半導體產業穩健成長,0050年化報酬率亦大幅成長,反映出台灣產業的蓬勃。
> 目前價格較高,提高了投資門檻
> 未追求高配息個股,普遍配息低
0056
元大台灣高股息基金
> 精選台灣預估現金殖利率最高的30間公司,每半年檢視一次成份股
> 歷年配息比起0050高
> 經理費與保管費等等的內扣費用
00878
國泰台灣ESG永續高股息ETF基金
> 與0056類似,但加入了ESG永續概念,挑選出MSCI ESG評級資格BB以上的預估現金殖利率最高的30間公司

> 配息頻率高,自發行至今採每季配息方式

> 比起0056,00878的個股成份較具產業分散性
> 與0050或0056相比,流動性較低

財富101建議各位投資者在挑選ETF時,不妨將以上幾項熱門ETF的優勢加入考慮,或許就能選出下一個有潛力的ETF。

總結

投資ETF前,應先行檢視該檔ETF的體質,可從基金規模、追蹤誤差、以及折溢價長期趨勢進行分析。若體質沒問題,可再利用以下四個問題來判斷是否要投資:

  1. 是否有好的流動性?
  2. 連結的指數或商品是什麼,是否與台股交易時間相同?
  3. 是否穩定配息?
  4. 以及投資者是否了解該ETF的特性?

不妨將具備高殖利率且值得購入的股票或ETF(什麼樣的ETF值得買?)納入自己資產配置的一部分,且時時提醒自己應以正確心態面對股利,切記勿將高配息視為零風險收入,也不應一味地而應把現金股利視為可彈性運用的現金流。唯有謹慎的資產配置,創造出穩定的被動收入現金流,才能穩健地達到財富自由的目的。

閱讀全文 什麼樣的ETF值得買?如何檢視ETF體質?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