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損益表:企業財務健康的全貌

一位員工一個月賺多少錢?看薪資證明就知道了。然而,公司的綜合損益表比薪資證明更全面,不僅揭示了公司的本業收益,還包括副業收入、投資收益以及其他意外收入。我們可以透過 綜合損益表 洞察公司的真實運營狀況。

綜合損益表的主要組成

收入

  1. 營業收入:營業收入是企業通過主要業務活動獲得的基本收入。例如,製造業的產品銷售收入、零售業的商品銷售收入、旅遊服務業的門票收入以及餐飲業的客戶消費收入等,都屬於營業收入的範疇。
  2. 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收入是公司在非主要業務活動中獲得的各類收入。這些收入與公司的核心經營活動無直接關聯,通常不需要公司付出相應代價,屬於純收益。營業外收入包括處分資產收益、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投資收益、政府補助以及現金盤盈等

主要收入和成本:營業收入與毛利率

公司的本業收入就像上班族的薪水,代表公司主要的營運成果。這部分包括營業收入和銷貨成本。營業收入是公司在一定期間內從主要業務中獲得的總收入。銷貨成本則是公司出售產品或服務所直接產生的成本。

例如,一家汽車製造商在2023年第二季度的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而銷貨成本為350億元,則該季度的營業毛利為150億元。毛利率則是營業毛利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可以用來衡量公司在不同行業中的競爭力。

成本費用

  1. 銷貨成本:銷貨成本是公司為生產產品所需支付的各種費用。狹義的銷貨成本包括生產過程中直接產生的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和動力、工人薪資及各項製造費用。而廣義的銷貨成本還包括生產相關的管理和銷售費用等。
  2. 營業費用:營業費用是指公司在本期內發生的無法直接或間接歸入營業成本的各項費用,這些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等。
  3. 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支出指的是與公司生產經營無直接關係但需從公司淨利中扣除的支出,包括固定資產盤虧、報廢、毀損和出售的淨損失、非季節性和非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職員子女學校和技術學校的經費補助、公益救濟性捐贈、賠償金和違約金等。
  4. 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指的是銷售產品或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所需支付的銷售稅金,包括營業稅和所得稅等。

營業費用:經營必需的支出

營業費用是公司為維持正常運營所必需的支出,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這些費用就像上班族的房租、交通費和工作所需的裝備費用。

銷售費用包括廣告費用和銷售人員的薪資。管理費用則涵蓋了辦公室租金、水電費等日常支出。研發費用是企業為開發新產品或技術所投入的資金。

例如,一家科技公司在2023年投入了20億元用於新技術的研發,這樣的投入可能會在未來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優勢和更高的市場份額。

業外收益和損失:副業與意外收入

公司的業外收益和損失包括副業收入、投資收益以及意外收入和損失。副業收入就像是上班族的兼職收入,可能包括企業的投資收益或非核心業務的盈利。

例如,一家餐飲公司除了經營餐廳外,還投資了一家食品加工廠,這部分的收益也計入綜合損益表中。同樣,意外收入如一次性出售資產的收益,或意外損失如法律訴訟賠償,也都會在綜合損益表中反映。

其他綜合損益:權益變動的影響

綜合損益表還包括其他綜合損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OCI),這部分來自權益變動表,反映了未在當期損益表中列示的收入和支出。這些項目如外幣換算差額、未實現的投資收益或損失等,都可能影響公司的總體財務狀況。

例如,一家跨國公司在外幣匯率變動期間,可能會產生未實現的外幣換算收益或損失,這些變動會在OCI中反映,影響到投資者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全面了解。

綜合損益表的重要性

綜合損益表就像是公司的財務體檢報告,不僅展示了公司的主要收入和支出,還反映了業外收益和損失以及其他綜合損益。通過對綜合損益表的分析,投資者可以全面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財務健康程度以及未來發展潛力。

例如,一家電子產品公司在2023年綜合損益表中顯示,除了本業的強勁增長外,還有可觀的投資收益和穩定的研發投入,這些數據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評估該公司的未來潛力和投資價值。

如何使用綜合損益表判斷公司經營的好壞?

深度解析公司盈利能力的八大關鍵指標

在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時,綜合損益表中的八個關鍵指標能夠幫助我們深入了解公司的經營能力和長期競爭優勢。

毛利率是長期盈利的關鍵

毛利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一般而言,毛利率高於40%的公司通常具備某種持續競爭優勢。以某科技公司為例,其2023年的毛利率達到45%,遠高於行業平均的30%,這表明該公司具有強大的市場定價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高毛利率意味著公司能夠自由定價,從而獲得可觀的利潤。

銷貨成本的重要性

銷貨成本越低,公司的毛利率就越高。儘管銷貨成本本身無法直接告訴我們公司是否具有持久的競爭優勢,但它是評估毛利的重要基礎。例如,一家公司在2023年的銷貨成本為5000萬元,相較於上一年的6000萬元顯著下降,這顯示出其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力。通過分析損益表,我們可以判斷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其獲利方式,進一步了解其經濟成長動力。

銷售費用的影響

銷售費用的高低直接影響公司的長期經營績效。2023年某服飾公司的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15%,相較於同行業平均的25%顯著較低,這有助於提高其淨利率。我們應該關注銷售費用與收入之間的比例,確保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管理費用的控制

管理費用在公司經營中同樣不可忽視。通常,管理費用佔毛利的比例越低,公司的投資回報率就越高。例如,某家公司在2023年的管理費用佔毛利的比例為28%,顯示其有效的管理和成本控制。如果這一比例超過50%,則可能意味著該公司存在過度支出,需要謹慎對待。

利息支出的比較

利息支出較低的公司通常具有較強的財務健康狀況。例如,某零售公司在2023年的利息支出僅佔營業收入的2%,遠低於同行業的平均水平5%。低利息支出顯示出該公司的債務負擔較輕,有助於提高其淨利潤。

重視折舊費用

折舊費用是評估公司資產使用狀況的重要指標。某製造業公司在2023年的折舊費用為1000萬元,佔其營業收入的5%。通過觀察折舊費用,我們可以了解公司的資產管理效率及其對長期競爭力的影響。

避免高研發費用的公司

高額的研發費用往往意味著公司在競爭中存在某些劣勢。以某製藥公司為例,其2023年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20%,這樣高的比例可能會對其長期盈利能力造成負面影響。雖然技術創新是公司成長的重要因素,但過度依賴研發可能增加公司的經營風險。

非經常性損益的排除

在計算經營指標時,需要排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例如,某公司在2023年因出售資產獲得一次性收益500萬元,但這不應被計入經常性收益中。通過剔除非經常性項目,我們可以更準確地評估公司的經營狀況和長期盈利能力。

如何查詢公司的 綜合損益表 ?

公開資訊觀測站上可以輕易地查詢各上市公司的綜合損益表,點選「財務報表」中的「綜合損益表」即可查詢過往揭露內容。

仁寶(2024) 綜合損益表

結論

綜合損益表是投資者進行財務分析的重要工具,通過細緻的數據解讀,我們可以洞察公司的真實運營狀況,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延伸閱讀

  1. 營收 是什麼?營收指標要如何使用?
  2. 毛利率 是什麼?完整毛利率解析
  3. 本益比是什麼?多少才算便宜?最完整的本益比學習懶人包
  4. 財富管理介紹:6個有錢人不會犯的投資錯誤

毛利率是什麼?完整毛利率解析

毛利率究竟是什麼?該如何計算毛利率?在商業判斷中應如何使用這項指標?

毛利率是什麼?

毛利(英文:Gross Margin)是指營業收入扣除營業成本後的餘額,而毛利率則用來衡量這個餘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簡而言之,毛利率可以用來評估公司的產品價值及其市場競爭力。高毛利率通常意味著公司具備較高的品牌價值和市場溢價能力。

毛利率公式

毛利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的計算

舉例來說,如果一杯果汁售價200元,成本為120元,則毛利率為:

舉例果汁的毛利率計算

營業成本的定義

營業成本是指隨著產品銷售量增加而增加的成本,包括材料、包裝和進貨成本。而人事費用和房租等固定開支則屬於營業費用,這些開支不會因銷售量的變化而改變。

毛利率的用途

高毛利率通常代表公司具備較強的「創造附加價值」能力。例如,蘋果是全球價值最高的品牌之一,其高毛利率顯示出其強大的品牌價值、技術專利和市場獨佔地位。這些因素使得蘋果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能夠持續為股東創造超額利潤,並保持其競爭優勢。

毛利率多少算高?

毛利率是否高,取決於行業和公司自身的情況。以下兩種方法可以幫助判斷毛利率的高低:

  1. 與公司自身過去的毛利率比較:若毛利率比過去高,或呈現增長趨勢,則表明公司產品的附加價值在提升。
  2. 與同業比較:不同行業類別的毛利率有差異,因此比較時需考慮行業特性和公司規模。

毛利率趨勢觀察

毛利率的趨勢變化同樣重要。觀察公司毛利率是否呈現增長或衰退,可以提前預警公司可能面臨的挑戰。例如,某知名電子公司在2012年毛利率為35%,但到2015年已降至25%。這一趨勢預示著該公司市場競爭力的下降,並可能面臨更大的市場挑戰。

毛利率在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差異

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毛利率差異顯著。製造業的毛利率通常較低,但可以通過規模化生產和成本控制來獲得穩定的利潤。而服務業,如資訊業和顧問業,毛利率通常較高,但擴展性較差。

舉例來說,某大型製造企業在2020年的毛利率為15%,而某知名連鎖餐飲企業的毛利率則達到45%。這反映出服務業的高毛利率主要來自於高附加值的服務,而非大量生產。

毛利率過低的問題

毛利率過低會面臨一些挑戰,例如難以承擔市場波動風險。舉例來說,如果某年因匯率波動導致毛利減少1%,可能會使最終利潤減少10-20%。此外,當面對價格戰時,低毛利率企業的競爭力將大大降低。

毛利率的查詢

公開資訊觀測站中,輸入想查詢的公司後,選擇「營運概況→財務比率分析→毛利率」即可看到該公司揭露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毛利以及毛利率。

台積電(2330) 毛利率

總結

高毛利率且具擴展性的業務模式通常代表一門好生意。毛利率低不一定不好,但過低(例如低於5%)通常預示著較高的經營風險。不同公司的毛利率不能直接比較,但可以通過觀察毛利率趨勢和同行業對比來判斷企業的競爭力。

製造業和服務業在獲利模式上有根本差異,因此應根據具體情況來評估毛利率的高低。最後,留給大家一個思考題:你覺得,製造業和服務業,哪一種模式更具競爭優勢呢?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毛利率的意義及其在商業分析中的應用。

延伸閱讀

  1. 本益比是什麼?多少才算便宜?最完整的本益比學習懶人包
  2. 現金增資是什麼?現金增資是否會影響股價?最完整的增資懶人包
  3. 本益比河流圖怎麼看?可以用來選股嗎?

資產負債表是什麼? 資產負債表解析及應用

什麼是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是一份重要的財務報表,包括了公司在特定時間點的財務狀況。它主要由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三部分組成,清晰呈現了公司資金的來源和去向。

資產

資產代表了公司的資金運用去向,包括現金、存貨、設備等。

負債、股東權益

負債和股東權益則代表了資金的來源,可能來自於債主或股東。

一分鐘了解 資產負債表 的格式

資產負債表組成

資產負債表遵循應計原則,即使交易尚未完成,只要有合約就應該計入。通常按照流動性高低排列,以便更清晰地呈現公司的財務狀況。

資產部分

流動資產

一年內可變現的資產,包含現金、約當現金、短期投資、應收帳款、存貨、預付款項、遞延所得稅等等。

  1. 流動資產:金額多寡代表公司立即(一年內)可以動用的資金。
  2. 固定資產:決定公司的生財工具有多少,產能利用率越高,公司收入越穩定。
  3. 無形資產:代表公司的商譽、商標、專利能獲得多少資本。

固定資產

一年內無法變現的資產,包含不動產、廠房設備、股權、長期投資、專利、商標、商譽等等。

負債部分

「負債」的項目必須在一定期間內償還,可分為以下幾類:

流動負債

一年內到期的債務,包含短期借款、應付帳款、應計費用、遞延收入等等。

  1. 應付帳款:商譽好的公司,應負帳款有時會很高,但這不是公司付不出錢,而是供貨商願意讓公司晚點付,公司反而能獲得更多可用資金。
  2. 流動負債:原本是公司維持現金流量所需的資金,但如果短期借貸異常偏高,很有可能就是周轉不靈的徵兆了。

長期負債

一年以上到期的債務,包含長期借款與債務、遞延所得稅負債、退休金與其他福利、少數股東權益等等。通常越低越好,雖然公司發展不可能完全靠自有資金,但負債比高的氣企業,相對要承擔較高的風險。

股東權益部分

  1. 普通股股本、保留盈餘、庫藏股、資本公積等等,除非全數股東一次全部兌換成現金,否則權益仍屬於公司可運用範圍,可以作為「自有資產」看待,因此權益愈多,通常代表企業經營相對穩定。
  2. 其中保留盈餘看似愈多愈好,但仍須關注企業的用途為何,可看出企業的發展企圖,以及經營穩定。
  3. 存貨則反映企業的庫存管理能力,如果周轉率降低、存貨大幅增加,代表企業營銷情形不佳。

從資產負債表看出公司的好壞

資產負債表是評估一家公司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但要全面了解公司,還需結合其他財務報表。以下是一些觀察重點:

  •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用以評估公司的償債能力。
  • 應收帳款、存貨變動:異常增加可能暗示公司存在問題。
  • 與同業比較:觀察公司在同業中的地位。

如何查詢公司的 資產負債表 ?

可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公司揭露的「每季資產負債表」。

聯電(2303) 資產負債表

綜上所述,資產負債表是了解一家公司財務狀況的重要工具,但需要結合其他財務報表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準確的評估和判斷。

資產負債表重點整理

  1. 資產負債表的公式為「資產=負債+權益」。
  2. 資產代表公司手上有多少錢,負債代表企業向外借貸的錢,權益則是應付給股東的錢。
  3. 資產負債表可用來檢視公司當下的財務狀況,若與前幾年度或與同業比較,就能看出公司營運的績效。

延伸閱讀

  1. 股利是什麼?配股怎麼領?股票股利配股懶人包教學
  2. 財務報表怎麼看?財報有哪些類型的報告?最全面的財報教學懶人包
  3. 分析選股信號,建立一個有效的股票標的觀察清單

營業現金流 :揭示公司營運實力的關鍵

什麼是營業現金流 ?

營業現金流(Operating Cash Flow,簡稱OCF)指的是公司透過正常業務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入,紀錄在財務報表中的現金流量表中。它展現了公司實際營運所帶來的現金流動情況,其中包括了年度營業淨利潤、折舊等因素。營業現金流是一個重要的財務指標,可以幫助衡量公司業務的現金狀況是否良好,並判斷公司是否有足夠的現金流動性來支持業務的運營。

如何計算營業現金流 ?

營業現金流的計算方式相對直接,它等於公司的稅後淨利加上或減去與現金無關的損益科目,再加上營運資金項目的變動。營業現金流計算公式如下:

營業現金流 = 稅後淨利 ± 與現金無關的損益科目 ± 營運資金項目的變動

透過營業現金流的計算,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公司在某段時間內實際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進而評估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營運實力。

如何用營業現金流判斷企業營運狀況?

營業現金流的正負值對於判斷企業營運狀況具有重要意義。若營業現金流為正值,代表公司的業務活動持續為公司帶來現金流入,顯示公司的營運狀況穩健;反之,若營業現金流為負值,則可能意味著公司的營運風險較高,需要注意是否存在資金周轉不靈等問題。

除了營業現金流的正負值外,還可以通過觀察營業現金流的增減情況來判斷企業營運狀況。營業現金流的持續增加通常代表公司營運狀況良好,獲利能力和償債能力表現出色;而營業現金流持續減少則可能表明公司經營不善,容易陷入財務危機。

另外,觀察營業現金流與稅後淨利的比值也是一個常用的方法。這可以通過計算營業現金流與稅後淨利的比值,來評估公司獲利能力的真實情況。一般而言,這個比值越高,代表公司實際收到的現金流與淨利之間的差距越小,顯示公司的營運狀況較為穩健。

營業現金流量低代表企業有資金週轉的風險

營業現金流量低常見原因有 2 個:

  1. 客戶不付款:有紀錄在盈餘中,但實質上沒拿到現金
  2. 買太多存貨:存貨沒被銷售出去都不會換到現金,所以實質上也是沒拿到現金

無論哪一種都暗示企業可能會現金週轉不靈,除此之外,營業現金流量低,企業作假帳的機率也相對提高。無良的經營者通常會藉由資產負債表的「存貨、應收帳款」或是透過投資子公司…等,來作假帳,甚至掏空公司。作假帳是一個過程,所以通常需要 3 ~ 5 年的時間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在做假帳。

了解每股營業現金流

每股營業現金流是指公司每股股票所對應的營業現金流量,可以通過將營業現金流除以公司在外流通股數來計算。這個指標可以幫助投資者評估公司支付股利、資本支出的能力,以及公司的獲利能力。

與每股盈利(EPS)相比,每股營業現金流更加關注公司核心業務的現金收入和支出情況,並且不受其他現金流來源的影響。因此,在某些情況下,每股營業現金流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的真實獲利能力。

查詢 營業現金流

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可以查詢公司的現金流情形,選擇「財務報表」選項,可以看到「現金流量表」,載明公司揭露的每季現金流量情形。

聯電(2303) 營業現金流 量表

結語

營業現金流是一個重要的財務指標,可以幫助投資者深入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和財務實力。通過對營業現金流的計算和分析,投資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投資機會,避免風險,實現投資目標。

延伸閱讀

  1. 本益比是什麼?多少才算便宜?最完整的本益比學習懶人包
  2. 股價淨值比是什麼?股價淨值比選股方式如何執行?
  3. 本益成長比是什麼?本益成長比加上本益比才是完整的本益比選股技巧
  4. 本益比選股有用嗎?本益比選股該注意什麼?最完整的本益比選股整理

營收是什麼?營收指標要如何使用?

營收(營業收入)是什麼?為什麼它如此重要?在分析財務報表時,了解營收是關鍵的一步。這篇文章將帶你詳細了解營收的定義、如何利用營收判斷公司是否賺錢,以及使用營收數據時需要注意的限制。

營收是什麼?

營收(英文:Revenue)是營業收入的簡稱,又稱營業額。營收是指公司在某段時間內通過商業行為獲得的總收入,不包括成本、費用和稅金。

舉例來說,假設一家餐廳一天賣出500份餐點,每份餐點售價400元,當天的營收就是400 × 500 = 200,000元。

營收為什麼重要?

營收是所有收入的基礎

扣除成本和稅金後,公司的淨利潤永遠小於或等於營收。如果營收絕對值過低,公司很難支撐大量的人才和資本,從而限制其成長。

營收成長是企業成長的前提

營收的成長不一定代表公司的整體成長,但公司的成長必然需要營收的增長。營收成長率可以反映公司的發展週期,甚至可以預示公司的衰退。

營收怎麼看?重點是「 營收成長率」

穩定的高營收成長率通常代表公司有強勁的成長動能。關鍵在於要看年增率而不是月增率:

  • 月增率 = 本月營收相較上月營收的成長率
  • 年增率 = 本月營收相較去年同期營收的成長率

月增率通常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而年增率則更具參考價值。例如,一家滑雪器材店的12月營收可能比11月增加30%,但這只是因為冬季需求上升。相比之下,年增率能更真實地反映公司的長期成長情況。

根據公司經營模式的不同,有時需要用更長的周期來判斷,比如季營收成長率:

  • 季營收成長率 = 過去3個月與去年同期3個月的營收成長率

有些公司如建築業,營收認列方式不同,營收可能集中在某個月,或是有大小月、淡旺季的差別。因此,這些數字需仔細解讀。

營收選股方式

營收成長率

營收持續成長的公司通常代表發展前景看好,未來的發展性較高。但不能單靠營收判斷公司盈利,有些公司營收高但採取低價搶市或折扣補貼策略,可能導致實際上虧損。因此,需要結合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等指標。

與其他獲利能力指標搭配

營收反映的是過去的經營績效,單看營收無法判斷公司的價值,在選股時應搭配毛利率、營益率等指標搭配使用。另一方面,高營收不一定代表每股股票的高利潤。公司的財務槓桿等因素也會影響其長期價值。

不能用來預測短期股價

營收反映的是過去的業績,而股價受未來預期和市場情緒影響。短期內,營收變化對股價的影響有限。也可以納入股價營收比為衡量股價相對於營收的價值,可以判斷股價相對高低。

同產業間的比較

營收成長率可以在同產業內比較,同產業的公司營收成長會較為接近,但仍要注意各公司的產品組合、發展策略皆不相同,在比較時各項變數皆應納入考量。高度相似的公司少,比較時需謹慎。

月營收 、季營收與年營收的比較

長線投資人往往更關注年報和季報,而短期波動則需關注月營收。但過多的短期數據可能只是雜訊,對長期投資價值有限。

營收的查詢

公開資訊觀測站中可非常輕易的查詢公司營收,選擇「營運概況>每月營收>月營業收入」就能查到公司歷年的營收情形。

台灣大112/12 營收 表

延伸閱讀

  1. 毛利率 是什麼?完整毛利率解析
  2. 財務目標:如何為您的未來進行規劃?
  3. 股價淨值比是什麼?股價淨值比選股方式如何執行?
  4. 股利是什麼?配股怎麼領?股票股利配股懶人包教學
  5. 本益比是什麼?多少才算便宜?最完整的本益比學習懶人包

景氣循環股是什麼?景氣循環股 投資要點

景氣循環股是什麼?

景氣循環股又稱為周期性股票(Cyclical Stocks),是容易受到景氣循環影響股價的股票,當經濟快速成長時,這些行業的股票就會大幅上漲,相反的,當經濟大幅衰退時,這些行業的股票也會跟著大幅下跌,本文將帶您瞭解何謂景氣循環股,以及投資這類股票的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在經濟快速成長或景氣繁榮時,絕大部分公司業績及獲利良好,員工取得更好的薪資,預期在日常生活中的支出會隨之增加,此時消費者會把錢花在非必需品上,例如服飾鞋包、旅遊、買汽車…等等,這些非必需消費品,或是精緻化服務業,就是常見的景氣循環產業;另一方面,像是原物料產業(能源、金屬、農產品等等),也容易受到經濟起伏的影響,因為經濟衰退、商品價格下跌,生產者就會停止生產,進而導致原物料滯銷,原物料產業獲利下降。

景氣循環股有哪些?

容易受到景氣循環影響的行業,主要為提供非必需消費品的產業,非必需品在經濟衰退時人們會減少購買,是其獲利降低。另外還有金融業、工業、基礎材料和能源業、不動產業,這些也容易受到景氣、利率變化影響。

景氣循環股第1 類、非必需消費品產業

例如電器汽車產業,這些非必需品的購買量被認為是經濟的一個關鍵指標,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大部分人會減少這些物品的購買量。另外,服務業也算在非必須消費產業中,同樣也會因為經濟景氣與否嚴重影響服務業的獲利多掛寡。

景氣循環股第2 類、航運業、重工業

航運(海運、空運等等)也是高度與經濟景氣相關的產業,另外也會直接受到油價的影響而導致服務成本提高。另外以Covid-19疫情期間為例,雖然運輸旅客的需求中斷,但海空貨運的需求急遽上升,也對多間公司的股價造成劇烈的波動。

而在重工業(如營建業)則會同時受到來自原物料、金融環境及景氣變化的影響,需要多方面因素考量其為來發展。

景氣循環股第3 類、原物料業

原物料業指大宗商品,也就是用來生產貨物的原料,像是能源金屬、農產品…等等,這些商品的價格本身就具有周期性,會隨著其生產或製造週期變動,也會隨著景氣好壞造成賣出價格的波動。

景氣循環股第4類、金融業、不動產業

金融業含括證券、銀行、投信、投顧、保險等等,會受到國家利率政策的影響而起伏,同時也會因為景氣的好壞,直接影響銀行貸款的量體,以及後續各項交易的手續費、利息收入等等。

不動產業被景氣好壞及國家利率政策的影響則更為直接,消費者沒有足夠收入支持生活時,很難會再有足夠的意願購入不動產。

景氣循環股投資要點

景氣循環股會因不同週期表現差異劇烈、且常常無法長期保持成長,比較適合波段操作,而不是長期投資。

投資景氣循環股,判斷原則與一般股票相反,你絕對不能用近期的表現去判斷未來的走勢。

景氣循環股的投資建議

  1. EPS(Earning Per Share 每股盈餘):在EPS低、甚至公司虧損時買進,在盈餘時賣出。
  2. 本益比(Price-Earning Ratio, PE):買在高本益比、賣在低本益比。
  3. 利率:在利率開始回升前出場。
  4. 股價淨值比(Price-Book Ratio, PB):篩選營運穩健的優質公司買進。
  5. 投資不要過度集中,分散在幾家資產價值高、管理能力優的公司。
  6. 準備充足產業知識、判斷能力,可以做波段操作、不要長期投資。
  7. 若要長期投資,要有判斷景氣的能力,隨著景氣加減碼,同時請做好資產配置及搭配分散投資
  8. 景氣或產業起伏的預測既專業又困難,沒有做足功課前不要輕易開始交易。

免責聲明:所有交易均有風險,請謹慎投資。本文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投資建議。

股價淨值比是什麼?股價淨值比選股方式如何執行?

一般的投資人選擇投資標的的第一步就是基本面分析,基本面分析能讓我們理性且有依據的評斷該公司在營運及獲利的能力是否穩定,同時也能判斷股價維持能力。為了判讀合理股價,基本面分析中我們會納入多項指標進行股價估值,讓自己對買入的股票有個預估的價格概念。這些常用指標包括:本益比(PE)、 股價淨值比 (PB)和股價營收比(PS)等。而本篇文章將會與各位分享什麼是股價淨值比(PB)。

股價淨值比(PB)如何計算?

股價淨值比(英文:Price-Book Ratio,簡稱PB、或 PBR),是股價相對於每股淨值的比例

股價淨值比 (PB) =

每股股價 (Price) / 每股淨值 (Book Value)

PB表示這間公司的最新股價是淨值的幾倍,它的使用方式與本益比類似,都是用來判斷股價合理性與買點的指標。

其中每股淨值是以公司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再減去特別股價值後,除以市面流通的總股數得來。

股價淨值比(PB)的含意是什麼?

股價淨值比計算後會得出一個倍數,通常會以股價淨值比是否大於或小於 1 ,作為一個判斷標準。若股價淨值比接近或等於1,表示目前公司的股價與其淨值相仿,理論上代表著投資人購買這一檔股票時,是以接近成本價在購買,沒賺也沒賠很划算。以下我們會針對股價淨值比大於1及小於 1的情形分別說明其代表的意義。

股價淨值比 < 1

當股價淨值比小於 1 時,代表投資人可以用少於公司價值的金錢將股票買入,也就是股價低於成本價的情形,此時進場的潛在報酬率較高,可以考慮將股票買進。但通常這種機會不多,因為如果這間公司營運情形良好穩定時,一般來說很快就會被市場發現,進而賣進將股價拉回。

股價淨值比 < 1

當股價淨值比大於 1 時,投資人將以高於公司價值的金錢買入股票,也就代表買貴了,所以此時進場的潛在報酬率較低,也有可能遇到市場拋售進而股價下跌的情形。

這邊財富101也要提醒各位,股價淨值比只是眾多指標中的其中一個,且淨值比適合做為參考值,並不是一定要越高或越低才好,而是需要依據公司本身的產業性質及市場環境發展做總體評估。

股價淨值比 (PB)選股要點

通常來說,本益比是最常被用來進行股票估值的方式,也就是透過一間公司未來的獲利來去評估現在的股價是否划算的一種指標,過去我們針對本益比本益成長比的選股策略也有過探討。

股價淨值比選股的意圖,主要為了彌補本益比選股無法適用於一些特殊的產業型態,以下針對股價淨值比選股,我們列出幾個重點說明。

股價淨值比 (PB)適合篩選的產業

A、景氣循環產業

由於本益比公式無法計算獲利為負值或者接近零的企業,因此當這類產業公司受到景氣影響營收衰退時,本益比指標會無法正常使用,此時使用股價淨值比來判斷會比本益比更為適合,

常見景氣循環股包含:天然氣、煤炭、石油、鋼鐵、塑化、營建等等。

B、營收衰退、正在虧損的公司,或是固定資產投入高的公司

與景氣循環產業同理,正在虧損的公司也較適合使用股價淨值比來判斷未來發展;另一方面,有些公司必須長期投入大量的固定資產或研發支出,才能開始營收獲利(例如鋼鐵產業、航運產業或是製藥產業),較難以短期獲利評估是否適合投資。

以股價淨值比做為參考基準

使用股價淨值比時,必須先了解公司過去的表現、以及相同產業其他公司近年的表現,再來判斷某一時間投資的可能風險與報酬。

股價淨值比 <1,不一定真的適合買進

前面提到,股價淨值比<1,代表潛在報酬高,但仍需納入其他因素考量判斷公司為來是否真的有獲利可能,而不是只因股價相對便宜而買進。大部分正常營運的公司,股價淨值比都是在1倍以上,當股價跌到遠低於淨值很多,必然有某些負面因素導致它下跌,理性判斷負面因素的成因,才不會踩到地雷。

股價淨值比 (PB)總結

股價淨值比估值其實與本益比估值類似,其中股價淨值比也可以用在特定本益比估值不適用的情形(公司獲利不穩定情況),但每個指標都有它適合與不適合的地方及限制,切忌不能僅憑一個指標的結果就認定某檔股票是否適合投資喔!

延伸閱讀:

1. 本益比是什麼?多少才算便宜?最完整的本益比學習懶人包
2. 本益成長比是什麼?本益成長比加上本益比才是完整的本益比選股技巧
3. 本益比選股有用嗎?本益比選股該注意什麼?最完整的本益比選股整理

免責聲明:所有交易均有風險,請謹慎投資。本文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投資建議。

凱利公式是什麼?凱利公式如何應用於資產管理與配置?

凱利公式是一種數學公式,用於優化賭注大小,以最大化長期資本增長,同時控制風險。若您希望深入了解資產配置管理,歡迎參閱我們團隊先前發布的專業文章。您將會發現關於分散投資組合的5個技巧股票的類型有哪些?資產配置中應該配哪些類型的股票?以美股為例財富管理介紹:6個有錢人不會犯的投資錯誤在經濟衰退中可投資的8種基金類型基金的賣出時機是什麼時候?這些文章將成為您進行精明投資決策時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

凱利公式在資產管理與配置中的應用,使投資者能夠根據預期回報和風險進行優化決策。透過這種方法,投資者可以在保持資本增長的同時,有效地控制潛在的資本損失。在實際操作中,使用凱利公式要求投資者對其投資選擇的潛在收益率和成功概率有準確的估計,這通常涉及對市場進行深入分析和評估。策略在多元化的資產配置中尤其重要,可以幫助投資者達到長期穩定的資產增值。

凱利公式不僅是計算投資,而是平衡勇氣與謹慎,以使風險成為你的盟友,而非敵手。

閱讀全文 凱利公式是什麼?凱利公式如何應用於資產管理與配置?

00940 元大臺灣價值高息 ETF|成分股、配息、優缺點一覽

高股息ETF一直受到廣大投資族群的青睞,無論是學生、家庭主婦還是忙於工作的上班族,都希望透過ETF持續獲得穩定的配息現金流。在選擇合適的ETF時,投資人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度並了解其追蹤指數的策略。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00940元大臺灣價值高息ETF的特點、成分股篩選規則、配息方式及優缺點。

00940 元大臺灣價值高息 ETF 介紹

00940元大臺灣價值高息ETF於2024年3月推出,為元大投信最新的月配息高股息ETF。它追蹤臺灣指數公司編製的「臺灣價值高息指數」,採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以台灣市值前300大公司為基礎,經自由現金流量、股利率和益本比等指標篩選出50檔具長期成長潛力的股票。

基金名稱元大臺灣價值高息 ETF
募集期間2024/03/11 ~ 2024/03/15
基金經理人邱鉦淵
追蹤指數臺灣價值高息指數
計價幣別新台幣
發行價格10元
經理費(年)0.30%
保管費(年)0.03%
配息頻率月配息
指數調整每半年(5月、11月)
00940 元大臺灣價值高息 ETF 介紹。資料來源:元大投信

00940 的選股策略

00940的選股策略注重價值投資,從台股市值前300大的公司中,篩選出流動性佳、具備穩定現金流和良好基本面的公司。其選股步驟如下:

  1. 市值篩選:篩選市值前300大的上市和上櫃公司。
  2. 流動性檢驗:確保具高流動性的股票,近期成交金額需達前70%。
  3. 基本面篩選:排除無配息或負債比過高的公司,並檢視EPS、ROE、毛利率等盈利指標。
  4. 價值指標選擇:根據自由現金流收益率、股利率和益本比,確保公司具有穩定增長潛力。

00940 的主要特色

價值投資理念:00940採用巴菲特的投資哲學,結合低價入手、高股息與每月現金流的優勢,讓投資人在穩定現金流之外,也能享受長期成長的潛力。

10元低門檻入手:00940的發行價格為10元,適合小資族投資,且每年兩次成分股調整,使其持股組合更具成長性。


00940 的指數編制原則

00940追蹤的臺灣價值高息指數為台灣指數公司特別編製,並設定了嚴格的篩選與權重分配原則:

  1. 流動性檢驗:從市值前300大股票中選擇流動性排名前70%的股票。
  2. 收益率和本益比篩選:依自由現金流收益率、股利率和益本比進行標準化,選取前50大公司,避免單一股票比重過高。
  3. 定期審核:每年5月和11月進行成分股調整,確保指數在市場波動中仍能維持穩定的高息收益。

00940 配息方式

00940採取每月月初配息方式,投資人在月初即可收到第一次配息,之後每月持續領取現金流。此月初配息的安排,讓投資人可以搭配其他ETF(如月中或月底配息的005600929等),實現更靈活的現金流管理。

配息年月除息日配息發放日每單位配息金額當期配息率
2024/102024/10/092024/11/010.05 元0.52%
2024/092024/09/052024/10/010.05 元0.53%
2024/082024/08/082024/09/020.05 元0.53%
2024/072024/07/112024/08/010.05 元0.48%
00940 配息方式。資料來源:元大投信

00940 元大臺灣價值高息 ETF 優缺點

優點

  • 月配息:月初領取配息,現金流穩定,且能減少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課徵,適合搭配其他ETF組成雙週或三週配息策略。
  • 低價入手:10元的發行價格降低投資門檻,適合小資族定期定額。
  • 價值投資導向:採用巴菲特價值投資方法,重視高自由現金流企業,有助於獲利穩定與長期發展。

缺點

  • 產業集中度高:主要集中於電子業,投資者需留意相關產業風險。
  • 配息資料較少:00940為2024年新發行ETF,目前尚無充足配息紀錄,需後續觀察其穩定性。

現金增資是什麼?現金增資是否會影響股價?最完整的增資懶人包

現金增資是指公司為擴大經營規模、拓展業務,依法增加註冊資本額的意思。尤其是公司發展前景看好,資本的需求量必然加大,這時就需要調整。簡單來說,上市公司在首次公開發行(IPO)之後,又再發行新股票的動作稱為增資(現金增資)。

為什麼公司要進行現金增資?以及增資對股價會有怎麼樣的影響?這邊就讓財富101帶大家理解增資所代表的意義吧!

現金增資是什麼意思?

現金增資就是指上市公司在首次公開發行(IPO)之後,又再發行新股票的意思。而透過發行更多的新股票所籌集到的新資金,通常會用於擴廠、償還債務、投資收購等用途。

而當公司進行現金增資時,現金增資的新股票發行價格(認股價格)通常會比市價低一點,而這中間的價差,也多半是讓投資人願意認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司為什麼要現金增資?

公司辦理現金增資,不外乎是希望透過發行更多股票來籌到更多資本,而公司增資通常有這三種目的:

  • 公司未來幾年的有投資計畫(風險較低)
  • 公司處於新創拓展階段,或短期、中期有現金缺口(風險較高)
  • 公司營運不良導致缺錢(風險極高)

現金增資的方式有哪些?

現金增資通常有3種方式募資:

  • 員工認股
  • 原股東認購
  • 公開承銷(抽籤)

又可再細分為會稀釋、不會稀釋股權的增資兩種類型。

稀釋股權的增資

會稀釋股權,即是指公司發行額外新股給投資人購買。而發行的股票越多,計算每股盈餘的分母就越大,因此可以預期,EPS會降低、分配給現有股東的收益減少。

非稀釋股權的增資

不稀釋現有股權,是指出售的股份不是新發行的,而是將公司內部(例如董事會、大股東)持有的股份,提供給一般投資人購買。理論上,非稀釋股權的增資沒有發行新股,對股東來說沒有直接的損失,股價應該不會下降,但是公司內部人員拋售股份被認為是較負面的,所以還是市場多半還是會對股價有所保留。

現金增資好嗎?增資後股價會怎樣?

公司在現金增資時,能取得多少資金,取決於當時的股價。所以如果正處於股價高檔時辦理增資,就能以稀釋較少的股權,換取較多的資金。

因此,現金增資有可能發生在公司不缺錢,但希望提早現金增資來備著,這時就會是趁著股價高漲時增資籌得現金。因為在股價高昂的時候,只需要稀釋少許的股權,就能換來相對多的資金。

反之,如果公司營運狀況已經每況愈下,當時處於股價低檔,這時候使用現金增資,每一股能換取的資金就會少很多,增資反而是一種跟股東要錢的不良訊號。

現金增資的優缺點

現金增資的優點

  1. 價格優勢:以現金增資方式發行的股票通常價格較市場股票低,這可激勵更多投資者參與二級市場交易。
  2. 擴大機會:當公司運作良好時,現金增資通常被視為擴展業務規模的機會,可能導致股價上升。

現金增資的缺點

  1. 財務風險:現金增資實際上是公司向股東籌措資金,但過於頻繁的增資可能意味著公司面臨財務壓力,無法支付債務,這可能表示財務困境。
  2. 應謹慎對待: 一般情況下,多數現金增資不建議,並且如果您持有公司股票,特別值得考慮是否出售。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