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自由要準備多少錢?如何提早退休?

什麼是財富自由?

財富自由(Financial Independence)最簡單的定義就是被動收入大於生活支出,也就是說,即使不再依賴工作收入,依然能夠維持理想的生活品質。

廣義而言,財富自由代表不需要透過「勞力或時間」換取金錢,工作不再是為了薪水,而是可以專注於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當資產帶來的被動收入足以支撐日常開銷,你便可以選擇是否繼續工作,甚至提早退休(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財富自由的核心要點

  • 不依賴工資收入,生活仍能維持無虞
  • 擁有穩定的被動收入,如股息、租金、版稅等
  • 工作是選擇,而非義務

財富自由還有多遠?你目前在哪個階段?

在規劃財富自由之前,必須先評估自己的財務狀況,例如債務、儲蓄、日常支出、緊急預備金等。根據「財富自由六階段」,你可以清楚了解自己與財富自由的距離,進而制定具體目標。

財富自由的6個階段

財富階段特徵
階段1:財務依賴收入勉強支撐日常開銷,甚至入不敷出,負債累累
階段2:收支平衡有能力支付日常開銷,但無法應付突發事件,尚未建立緊急預備金
階段3:償債能力儲蓄可支撐至少 6 個月生活費,開始清償債務並建立基本財務安全
階段4:財務安全資產可支撐 2~3 年生活費,開始投資並規劃長期財務目標
階段5:財務獨立被動收入 ≥ 生活開銷,工作不再是必需
階段6:財務富足被動收入遠超日常開銷,可自由選擇生活方式,實現真正的財務自由

如果你還在階段1~3,應優先減少債務、增加儲蓄;如果已達階段4~5,則可進一步透過投資創造更多被動收入,邁向完全財富自由。


如何達成財富自由?3大步驟

步驟1:制定財務自由目標(4%法則)

4%法則(Four Percent Rule)是財務自由試算的一個簡單公式,來自美國財務顧問William Bengen 的研究。他發現:

只要每年從投資資產中提領不超過 4% 作為生活費,這筆資產可支撐 30~50 年,甚至更久。

【財富自由試算公式】

退休金 = 預計每年生活費 ÷ 4%

舉例來說:

  • 如果你每年生活費為 60 萬,則所需資產為:
    60 萬 ÷ 4% = 1,500 萬
  • 如果你每年生活費為 100 萬,則所需資產為:
    100 萬 ÷ 4% = 2,500 萬

步驟2:控制預算(50/30/20法則)

即使薪水再高,如果沒有良好的財務規劃,也難以達成財富自由。「50/30/20 預算法則」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理財方法,幫助你分配收入,提高儲蓄率。

【50/30/20 預算法則】

  • 50% 必要開支:租金、交通、飲食、保險、稅務等
  • 30% 享受支出:娛樂、旅遊、購物、興趣愛好等
  • 20% 儲蓄與投資:存緊急預備金、償還債務、投資資產

不同人生階段的財務分配建議

階段儲蓄/投資建議
剛出社會先存 3~6 個月緊急預備金,避免財務壓力
穩定就業優先償還高利率負債,開始建立投資組合
結婚成家增加保險規劃,開始定期定額投資
邁向財富自由提高儲蓄與投資比重,累積被動收入

步驟3:增加被動收入(投資理財)

被動收入是達成財富自由的關鍵! 巴菲特曾說:「如果你沒有辦法在睡覺時也能賺錢,你就會工作到死。」

增加被動收入的方法包括:

  1. 股息投資:存股,長期持有高股息ETF或個股
  2. 房地產租金:購買房產並出租,創造穩定現金流
  3. 創業或版稅收入:寫書、開線上課程、建立自動化事業
  4. 投資債券、定存:風險較低的被動收益方式

存股3步驟

  1. 選擇穩定成長的公司或ETF(如 005000878
  2. 定期定額投入,降低市場波動風險
  3. 長期持有,享受「複利」帶來的增值效應

舉例:
若每月投入 10,000 元,年報酬率 7%,20 年後本金 240 萬,總資產可達 525 萬(含利息增長)


財富自由試算:35K月薪也能達成財富自由

如果你是一名月薪 35,000 元的 25 歲小資族,可透過「50/30/20 預算法則」進行財務規劃:

  • 必要開支 (50%):17,500 元
  • 享受支出 (30%):10,500 元
  • 儲蓄/投資 (20%):7,000 元

如果這 7,000 元 每月投入 年報酬率 7% 的投資組合

  • 10 年後 → 約 120 萬
  • 20 年後 → 約 520 萬
  • 30 年後 → 約 1,200 萬

透過長期儲蓄與投資,即使收入不高,仍然可以逐步累積財富,實現財富自由!


財富自由的結論

財富自由並非遙不可及,而是一種可以透過規劃與行動達成的財務目標!
只要實踐以下3步驟,你就能逐步邁向財富自由:

  1. 制定財富自由目標(4%法則)
  2. 控制預算,提升儲蓄率(50/30/20法則)
  3. 創造被動收入(投資理財)

現在就開始規劃財富自由計劃,讓你的人生真正掌控在自己手中!

投資黃金的完整指南,常見的黃金投資方式介紹

黃金被視為一種歷史悠久且有效的避險工具,在經濟不穩或通貨膨脹時期尤其受歡迎。黃金的價格與市場的風險、央行政策和地緣政治事件密切相關。以下我們將深入介紹各種黃金投資方式及策略,幫助投資者在不同市場條件下合理配置資產。

為什麼要投資黃金?

黃金具有保值特性,能在貨幣購買力下降或市場動盪時維持價值。此外,由於全球黃金儲量有限且需求廣泛,包括奢侈品、電子元件和央行儲備,這使得黃金成為長期保值的重要資產。當美元疲弱或國際局勢不穩時,黃金的需求也會大幅增加,推動價格上漲。

常見的黃金投資方式

  1. 實體黃金
    投資者可以購買金條、金幣或金飾,這些實體黃金不僅能保值,還能在市場上兌現。然而,實體黃金需要支付存儲成本,而且買賣價差較大,適合長期持有者。
  2. 黃金存摺
    黃金存摺是透過銀行持有虛擬黃金帳戶,投資者可以以較小金額進行定期投資。這種方式避免了實物保存的麻煩,但銀行的買賣價差較高,不適合短期投資。
  3. 黃金ETF(交易型基金)
    黃金ETF追蹤黃金價格走勢,能在股票市場買賣。這種方式交易成本較低,且不需要管理實體黃金,但仍可能面臨匯率風險。常見的黃金ETF如「元大S&P黃金」提供台股交易便利。
  4. 黃金期貨與CFD差價合約
    這些衍生品適合短期操作和專業投資者。透過槓桿交易,可以放大獲利,但也帶來高風險。CFD合約允許投資者在金價漲跌中獲利,但需要高度的市場敏感度。
  5. 黃金基金與礦業股票
    一些基金專注於黃金相關產業,如黃金礦業公司股票。這種方式提供了間接參與黃金市場的途徑,但基金的績效也受管理策略和市場因素影響。

黃金投資的風險與考量

  • 市場波動:黃金價格受全球政經事件和美元走勢影響,價格波動劇烈。
  • 匯率風險:若以外幣投資黃金ETF或期貨,匯率變動會影響回報。
  • 管理成本:基金和ETF可能收取管理費,增加長期投資成本。

投資黃金的策略與建議

  1. 長期投資與定期定額:在市場波動中穩步投資能降低成本,適合以黃金存摺或ETF方式操作。
  2. 分散風險:將黃金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而非主要資產,建議不超過總資產的5-10%。
  3. 避險策略:在市場不確定性高漲時增加黃金部位,如地緣政治衝突或經濟危機期間。

投資黃金的結論

黃金是保值和避險的重要資產,但需要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市場狀況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透過多元化配置,結合黃金ETF、存摺和基金等方式,投資者能有效降低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實現財務穩健的目標。

投資黃金的延伸閱讀

凱利公式是什麼?凱利公式如何應用於資產管理與配置?

凱利公式是一種數學公式,用於優化賭注大小,以最大化長期資本增長,同時控制風險。若您希望深入了解資產配置管理,歡迎參閱我們團隊先前發布的專業文章。您將會發現關於分散投資組合的5個技巧股票的類型有哪些?資產配置中應該配哪些類型的股票?以美股為例財富管理介紹:6個有錢人不會犯的投資錯誤在經濟衰退中可投資的8種基金類型基金的賣出時機是什麼時候?這些文章將成為您進行精明投資決策時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

凱利公式在資產管理與配置中的應用,使投資者能夠根據預期回報和風險進行優化決策。透過這種方法,投資者可以在保持資本增長的同時,有效地控制潛在的資本損失。在實際操作中,使用凱利公式要求投資者對其投資選擇的潛在收益率和成功概率有準確的估計,這通常涉及對市場進行深入分析和評估。策略在多元化的資產配置中尤其重要,可以幫助投資者達到長期穩定的資產增值。

凱利公式不僅是計算投資,而是平衡勇氣與謹慎,以使風險成為你的盟友,而非敵手。

閱讀全文 凱利公式是什麼?凱利公式如何應用於資產管理與配置?

家庭理財規劃 – 迎接新生兒之前應如何理財?

新生兒的到來,既讓人興奮,又讓人在經濟上不知所措。一個小小的新生兒對新父母來說可能意味著巨大的變化和重大的開支。在第一年你預計會在你的小寶寶身上花多少錢?你應該考慮使用哪些理財工具?在這裡,財富101將告訴你如何在你的家庭的最新成員到來之前為他們做好財務準備。

關鍵要點

  • 對新父母來說,最大的支出之一可能是分娩–其費用取決於地點和健康保險政策。
  • 一次性費用通常包括旅行、家庭需求和哺乳/餵養。
  • 其他需要考慮的事情包括兒童護理和儲蓄計劃的費用。
  • 如果父母中的一方決定留在家裡,有一個應急基金是很重要的。
  • 一次性支出
  •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看的是第一個嬰兒。這意味著在許多方面從頭開始,如傢具、嬰兒車和嬰兒床。當然,還有在美國生產嬰兒的一次性醫療費用。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這筆費用是迄今為止最難確定的,沒有任何意義。

一次性支出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看的是第一個寶寶。這意味著在許多方面從頭開始,如傢具、嬰兒車和嬰兒床。當然,還有在美國生產嬰兒的一次性醫療費用。正如我們將看到的那樣,這筆費用是迄今為止最難確定的,沒有任何意義。

醫療賬單

在美國,根據醫療成本研究所在2020年發表的一篇研究文章,有保險的新生兒父母平均要為他們的生產和分娩支付近14000美元。陰道分娩的費用從阿肯色州的7,000美元到紐約的17,000美元。有趣的是,自費費用也表現出很大的範圍,從華盛頓特區的1000美元到南卡羅來納州的2400美元。(2017年是有數據的最近一年)。

重要的是要記住,常規分娩護理的費用根據你的位置和你的保險範圍而變化很大。查看你的保單,瞭解你在產前護理、住院、檢查和產後護理方面的自費費用。不幸的是,如果不審查你的健康保險,幾乎不可能準確預測你將支付多少費用。

在決定分娩的費用時,你的保險政策和地點是重要的因素。

嬰兒用品或相關花費

嬰兒的一次性採購和上面的醫療費用一樣多變,但原因不同。根據父母的願望,這一類的費用可以成倍地上升。比如說。

旅行需要。

為了外出活動,你很可能要購買一輛嬰兒車、一個嬰兒汽車座椅(法律要求)、一個嬰兒背帶和一個尿布袋。

如果你打算經常外出,一個便攜式嬰兒床和/或搖籃可能是有意義的。就像這個清單上的許多東西一樣,費用的範圍也很廣。購買一個適配器、依偎袋和一些品牌的嬰兒車的另一個選擇可能是一個1000美元的價格標籤,而不包括嬰兒車本身的成本。在這個範圍的另一端,座椅和嬰兒車組合仍然可以以低於150美元的價格買到新的,而二手設備或手辦可以填補所有其他的費用。值得注意的是,至少值得購買一個新的嬰兒汽車座椅。沒有萬無一失的方法來確保二手的沒有在以前的事故中或通過艱苦的使用而受到損害。

家庭需要。

為了讓您的孩子有事可做,您可能要考慮一個便攜式鞦韆、彈跳座椅、遊戲墊和/或跳躍座椅。你可能還想準備一張嬰兒床和/或搖籃、嬰兒床床墊、帶毯子的基本寢具、換洗台、小梳妝台、搖椅、監視器和尿布桶。同樣,這是一個個人偏好決定成本的領域。與汽車座椅不同的是,所有東西都是在家裡使用的,這意味著你可以買到二手貨,甚至可以通過你在網上找到的許多分享和交換小組之一來獲得它。

護理和餵養。

當然,你的新嬰兒的餵養費用和其他東西一樣,根據你的具體情況而變化。一個能夠呆在家裡並且沒有任何問題的分娩父母,在需要高腳椅和餐具之前的幾個月里,會看到非常少的費用。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東西如母乳餵養枕頭、打嗝布,甚至是披肩都是綽綽有餘的。如果父母要儲存母乳使用,那麼像奶瓶、奶嘴、清潔設備以及單人或雙人吸奶器等物品就會出現,你的預算就會增加。如果母乳餵養不可能,那麼配方奶粉餵養將給你第一年的育兒工作增加大量的費用。

在這些一次性費用之外,如果您和/或您的伴侶休無薪假,還有可能損失收入。根據《家庭醫療休假法》(FMLA),你的雇主可以為你的寶寶的到來提供最多12個工作周的無薪假期。同樣,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小企業不屬於FMLA的範圍。

因此,請檢查一下你的雇主可能有資格享受哪種類型的假期。如果你休無薪假,請計算你在此期間的正常開支–抵押貸款、水電、保險、雜貨等–並確定你將如何支付這些費用。

持續的費用

一旦你的寶寶出生,照顧你的小寶寶的常規費用就開始了。將以下費用納入你的預算。

兒童護理。

如果您和您的配偶在寶寶出生後都要工作,您最大的預算項目將是兒童護理。你的托兒費用因你居住的地方、你孩子的年齡、你需要多少護理以及你使用的護理類型而有所不同。護理指數將中心內兒童護理費用定為每年不到10,000美元。保姆或其他家庭護理的平均費用約為每年28,350美元,但同樣可以根據地點等因素而有高有低。

但請記住,一些費用可能會被各種稅收抵免所抵消,如兒童和家屬護理抵免。一定要確認你是否有資格。

必需品

食物,如Gerber配方奶粉,衣服和尿布,構成了持續成本中的大部分必需品。

服裝:根據美國農業部最近的《養育孩子的成本》報告,建議新父母在頭兩年的服裝費用應該估計在670美元到1110美元左右。這個數額根據個人喜好和預算有很大的變化,但較低的數額是每月56美元左右。

紙尿褲

紙尿褲的費用也各不相同,但專家建議,僅在第一年,你應該至少為紙尿褲預算1000美元,為濕巾預算450美元。這大約是每個月120美元。選擇使用一次性紙尿褲的父母也應該預計到僅在孩子的第一年就會使用多達3500個紙尿褲。

食物

一旦你開始給孩子餵食固體食物,你可以預計每個月大約要花費100美元。與青少年相比,兒童早期的食品費用相對較少。

醫生第二部分:計劃在第一年進行六次健康檢查,以進行評估、免疫接種等,並在生病時進行一些額外檢查。

檢查你的健康保險政策,瞭解你的費率。

父母一方照顧孩子的單薪家庭

如果你們中的一個人成為留在家裡的父母,有一些重要的預算變化需要考慮–最明顯的是家庭收入減少。儘管兒童保育的成本很高,但一方離開收入而致力於全職育兒的成本在收入、福利和投資方面的損失可能要高得多。

如果該伴侶決定恢復他們的職業,那麼收入潛力的減少會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留在家裡的決定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經濟的–在較低的收入水平上,即使是政府項目也無法平衡某些地區的高成本。然而,如果是出於個人原因,一對夫婦至少可以在分娩前嘗試單一收入的預算,以瞭解它,同時用第二份收入建立一個應急基金。

需要考慮的財務工具

隨著孩子的到來,你要建立財務工具來幫助提供孩子的未來。回顧以下清單,確定你的優先事項並開始編制預算。

人壽保險

如果你沒有人壽保險,如果你有能力的話,現在是購買的時候了。每月只需幾美元,你就可以保證,如果你和/或你的伴侶意外死亡,你的孩子會有經濟來源。請與你的雇主或保險代理人商量,瞭解人壽保險和殘疾保險的選擇。

健康保險。如果沒有健康保險,僅僅一次嚴重的事故或疾病就會耗盡你的儲蓄,使你陷入巨大的債務。如果你還沒有保險,請調查你的保險選擇,或者為增加你孩子的月保費做預算。

靈活支出活儲賬戶

靈活支出活儲賬戶使你能夠使用稅前資金來支付重要的家庭預算項目,如兒童護理和醫療保健費用。

省錢的方法

然而,無論你的收入如何,有許多方法可以滿足你的新生兒的需求而不至於破費,我們已經暗示過了。也就是說。

寄售/舊貨商店

嬰兒長得很快。與其為他們的衣服支付全價,不如在當地的寄售商店或舊貨商店查看輕度使用甚至是新的物品。許多商店也會在您的孩子長大後以現金或商店積分的方式回購物品。網上交換小組和家長網絡也可以提供廉價的優質商品,有時甚至是免費的。

家庭/朋友提供後備日托服務。與其在孩子生病時請一天假(可能沒有工資),不如安排家人或朋友幫忙做緊急後備日托。

向朋友或網路借東西或領取恩典牌

向有小孩的朋友詢問是否可以借用物品,特別是他們不用的大件物品,如嬰兒床、高腳椅或搖椅。

降級生活方式

有了孩子後,很多事情都會發生變化,包括你的財務重點。在審查你的新預算後,你可能無法使數字相加。考慮通過降低幾個關鍵領域的檔次來縮小差距。例如,考慮用一輛大車換一個更實惠的車型,在價格較低的商店購物或購買更多的普通物品。

生孩子後的理財規劃結語

孩子是一份美好的禮物–儘管有時是一份昂貴的禮物。要記住的主要一點是,當孩子的費用範圍很廣時,平均數並不意味著什麼。良好的健康保險可以在大部分情況下保護你免受醫院賬單的影響,但只有計劃和預算才能幫助你處理其餘的費用。芬蘭的做法是給分娩的父母送一個簡單的啓動箱,可以作為嬰兒床使用,這表明在我們孩子的第一年所花費的數千美元中,有很多是為了我們的地位而不是他們的幸福。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