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盈餘(EPS)是什麼?完整解析公式、意義與股價關聯

每股盈餘(EPS)是評估公司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影響股價與投資決策。本文完整解析 EPS 定義、計算公式、與股價關係,並說明稀釋 EPS 差異與投資應用。

EPS 定義:每股盈餘是什麼意思?

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 EPS)是衡量一間公司「為股東賺錢能力」的核心財務指標。EPS 表示公司在一段期間內,每一股普通股所能分得的淨利潤。EPS 越高,代表公司賺錢的效率越高,也通常被視為公司財報表現穩健的重要指標之一。

EPS 計算公式如下:

每股盈餘(EPS)= 稅後淨利 / 在外流通普通股數

名詞解釋:

  • 稅後淨利:公司在扣除營運成本、管理費用、利息與所得稅後的實際獲利。
  • 在外流通普通股數:不含庫藏股的所有普通股總數,包括投資人、法人、內部持股等。

EPS 是怎麼來的?了解盈餘來源很關鍵

EPS 的高低不僅取決於營運本業的表現,還可能受到以下因素影響:

  • 本業獲利:如商品銷售、服務收入等。
  • 業外收益:如投資股利、處分資產的收入。
  • 一次性認列:如賣地、合併交易所帶來的短期利得。

因此,當 EPS 年增率暴增時,投資人應查明是否為「本業成長」或僅是「一次性收益」,避免落入錯誤解讀。


EPS 與股價的關係:為什麼 EPS 高代表股票可能會漲?

在股市中,股價通常反映市場對公司未來獲利的預期,而 EPS 則是觀察這項預期是否有實質支撐的重要依據。

EPS 越高或成長率越快,代表公司盈利能力強,通常會吸引市場買盤,進而推升股價。

反之,若 EPS 表現疲弱,可能導致市場信心下滑,股價承壓。


稀釋每股盈餘是什麼?與一般 EPS 有何不同?

除了基本的 EPS 外,財報中還常見「稀釋每股盈餘(Diluted EPS)」,這是一種更保守的盈餘評估方式。

稀釋 EPS 的計算公式:

稀釋每股盈餘 = 稅後淨利 /(在外流通普通股 + 潛在稀釋股)

稀釋股包括:

  • 可轉換公司債
  • 認股權證
  • 員工選擇權
  • 特別股

若未考慮這些潛在股數,EPS 可能會高估實際分潤能力。因此,分析時建議同時觀察「基本 EPS」與「稀釋 EPS」。


EPS 該怎麼看?高 EPS ≠ 一定值得投資

單看 EPS 數值無法全面反映公司價值,還需搭配以下幾點綜合判斷:

  • 觀察趨勢:連續幾季 EPS 成長,才代表營運穩健。
  • 排除一次性項目:剔除賣地等非本業獲利,評估真實經營成果。
  • 比較同業:同產業間的 EPS 差異,能揭露誰是真正的獲利王。

EPS 與本益比(PE Ratio)的關係

本益比(Price-to-Earnings Ratio, P/E)是用來評估股價是否合理的核心指標,其計算方式如下:

本益比(PE)= 股價 / 每股盈餘(EPS)

例如:某公司股價為 100 元,EPS 為 5 元,則本益比為 20 倍。

本益比代表意義:

  • 估值參考:20 倍本益比代表投資人願意花 20 年的盈餘購買這家公司。
  • 風險與報酬平衡:本益比太高,代表市場預期高;若成長不符,風險升高。

EPS 與成長率:觀察 EPS 年增率的重要性

EPS 成長率是觀察公司營運動能的關鍵數據。以下為三種常見情境:

EPS 年增率解釋
持續正成長公司業績穩健,值得關注
偶爾震盪營運可能有季節性波動
明顯衰退業務走弱、競爭力下滑風險

建議觀察年增率搭配營收成長、毛利率等財務指標綜合判斷。

EPS 的限制與注意事項

雖然 EPS 是評估公司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但使用時仍需注意以下幾點:

  • 不能單獨使用:EPS 不代表公司價值,應搭配其他指標如毛利率、營業利益率、自由現金流等一併分析。
  • 一次性獲利會失真:若 EPS 高成長來自出售資產、帳面調整等一次性因素,長期參考價值有限。
  • 不適合虧損公司:EPS 無法呈現負值企業的投資價值,這類企業應觀察營收與現金流是否持續改善。

結語:為何投資人要關注 EPS?

EPS 是反映公司「每一股賺多少」的獲利指標,也是市場評價一檔股票價值的基礎。不論是價值投資者、成長型投資人,或是短線操作的交易者,都會關注 EPS 是否持續成長。

若想更有效利用 EPS,建議:

  • 結合 EPS 年增率判斷成長潛力
  • 搭配本益比評估股價是否合理
  • 關注稀釋 EPS 判斷真實分潤能力

當你學會正確使用 EPS,就能從基本面中看出企業的潛力,做出更有信心的投資決策。


常見問題 FAQ

Q1:EPS 是看年報還是季報?
A1:兩者都可以。年報提供年度總體表現,季報則可掌握短期營運動能,建議搭配觀察。

Q2:EPS 成長但股價下跌,為什麼?
A2:可能市場早已預期成長,或有其他利空(如產業衰退、管理層變動)導致股價下跌。

Q3:EPS 為負可以投資嗎?
A3:若公司處於轉型期或初創階段,短期虧損可接受,但需觀察是否具長期成長潛力。

Q4:稀釋 EPS 一定比普通 EPS 小嗎?
A4:大多數情況是的,因為稀釋 EPS 考慮潛在新股發行,會使每股分潤變少。

本益比河流圖怎麼看?可以用來選股嗎?

本益比河流圖是判斷股價高低估的實用工具,透過本益比EPS繪製出股價區間,輕鬆辨識買賣時機。本文教你看懂本益比河流圖與股價淨值比河流圖,搭配選股技巧與注意事項,提升投資勝率!


什麼是本益比河流圖?

本益比河流圖(PE River Chart)是一種視覺化工具,用來判斷一檔股票目前的股價是高估還是低估。它以「本益比 × 每股盈餘(EPS)」計算出各倍數下的股價,繪出歷史走勢區間,幫助投資人從圖中快速辨識股價所處的相對位置,進一步作為選股與進出場時機的參考依據。


本益比是什麼?

  • 本益比(P/E Ratio)= 股價 ÷ 每股盈餘(EPS)
  • 表示投資人願意為公司每賺一元所支付的價格
  • 高本益比:代表市場預期公司成長性高
  • 低本益比:可能被低估,但也可能是價值陷阱

例如:股價為100元,EPS為5元,本益比為20倍


本益比河流圖怎麼畫?

本益比河流圖的繪製步驟如下:

  1. 取得歷史 EPS 資料(例如近5年每月資料)
  2. 設定常用的本益比倍數區間(如15倍、20倍、25倍)
  3. 各倍數 × EPS → 對應時點的股價區間
  4. 連結各區間的股價線 → 形成河流圖

範例表格:以EPS = 20.25元為例

本益比倍數股價計算方式對應股價
15倍20.25 × 15303.75元
17.8倍20.25 × 17.8360.45元
20.6倍20.25 × 20.6417.15元
23.4倍20.25 × 23.4473.85元
26.2倍20.25 × 26.2530.55元
29倍20.25 × 29587.25元
本益比河流圖範例,以台積電2330在2022年7月為例,是落在15倍到29倍本益比之間

如何解讀本益比河流圖?

  • 股價接近河流圖上緣:股價偏高,可能高估
  • 股價接近下緣:股價偏低,有潛在低估空間
  • 河流圖向上:公司長期獲利成長
  • 河流圖向下或斷裂:公司基本面惡化,需特別小心

本益比河流圖選股策略

本益比河流圖適用於:

  • 獲利穩定、具長期成長性的公司
  • 成熟產業(如金融、消費、傳產等)

不建議單獨使用於:

  • 成長股(建議搭配PEG指標)
  • 獲利劇烈波動或連續虧損的公司
  • 景氣循環股(可參考股價淨值比

注意事項與限制

  • 本益比 ≠ 絕對買賣點:應搭配基本面、產業趨勢、技術分析等多重指標
  • 不同行業本益比差異大:應與同產業公司比較
  • 當EPS為負數,無法計算本益比
  • 注意「價值陷阱」:即便股價接近下緣,也可能因基本面惡化不宜投資

股價淨值比河流圖是什麼?

股價淨值比河流圖(PB River Chart)是以股價淨值比(P/B)繪製的視覺化估值工具,適用於:

  • 有穩定帳面資產的公司(如金融、鋼鐵、建材等)
  • 獲利不穩定但資產價值具支撐的公司

股價淨值比(P/B Ratio)公式:

股價 ÷ 每股淨值(BVPS)

代表投資人願意為公司帳上每1元資產支付的價格


本益比河流圖 vs. 股價淨值比河流圖

項目本益比河流圖股價淨值比河流圖
評估指標EPS(每股盈餘)每股淨值(BVPS)
適用公司穩定獲利、EPS穩定資產型、景氣循環股
適合產業科技、消費、金融鋼鐵、營建、傳產
遇虧損是否適用否,EPS為負無法估算是,PB仍可反映資產價值

總結:本益比河流圖能幫你什麼?

本益比河流圖是一種直觀、簡易的估值輔助工具:

  • 幫助你快速掌握股價與歷史估值區間的相對關係
  • 提供進出場策略的視覺化參考依據
  • 適合長期投資人掌握合理買點、避開高估陷阱

但同時,記得搭配其他基本面分析,避免落入價值陷阱,也別因為圖表接近下緣就盲目買進,真正好的投資,是對未來成長性的深入理解與長期布局。


延伸閱讀

美中關稅大調降!美對中降至30%、中對美降至10%,對台灣與全球經濟的影響

美中兩國於2025年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高層經貿會談,並於會後聯合發表聲明,宣布雙方同意大幅調降相互加徵的關稅。具體調整內容包括:

  • 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由原本最高145%調降至30%
  • 中國對美國商品關稅:由原本最高125%調降至10%

這項決定被視為雙方貿易關係的重要突破,並預定在2025年5月14日前落實實施,同時設定為期90天的暫緩措施,作為進一步協商的基礎。


雙方關稅調降內容與時程

根據雙方在聯合聲明中的說明,以下為關稅調降的重點:

美國對中國關稅調降細節

  • 原稅率:145%
    • 包含:對等關稅(34%)、芬太尼反制(20%)、追加關稅(91%)
  • 調降後稅率:30%
    • 預計5月14日生效
    • 暫緩90天內,關鍵稅率(34%)下調至10%
    • 撤銷4月8日與4月9日行政命令中額外加徵的關稅

中國對美國關稅調降細節

  • 原稅率:125%
    • 包含:對等報復關稅與商品分類擴增稅項
  • 調降後稅率:10%
    • 同樣於5月14日前實施
    • 中止第5號與第6號公告中提及的追加課稅條款
    • 暫緩非關稅類反制措施(如海關檢查延遲等)

關稅調整前後比較表

國別原始最高關稅調整後稅率降幅生效時間
美國對中國145%30%-115%2025年5月14日
中國對美國125%10%-115%2025年5月14日

美中關稅調降對台灣與全球經濟的影響

對台灣出口產業的利多

美中雙方關稅大幅調降,對於台灣具「中國供應鏈」與「美國市場」雙重連動的企業而言,將可望減輕轉單壓力與成本負擔,具體受益族群如下:

  • 電子代工產業:例如 PCB、被動元件、伺服器廠,先前轉單壓力大,有望因中美貿易放緩降溫。
  • 汽車與零組件廠:許多車用供應鏈同時供貨中美市場,關稅降低後將提升出貨動能。
  • 工具機、機械設備業者:出口中國比例高者,將受惠進口設備回溫。

全球供應鏈信心回升

隨著關稅壓力解除,跨國企業將更願意重新評估生產據點與資金流布局,有助於:

  • 緩解通膨壓力:降低進口成本,對美國而言有助於物價控制。
  • 推升資本市場情緒:投資人對全球經濟硬著陸的疑慮下降,增添股市與商品市場信心。
  • 減少「去全球化」趨勢壓力:政策回調可降低企業因地緣風險而重新佈局的成本。

結語:90天暫緩期是轉機還是轉折點?

這次美中關稅調降無疑為全球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但也只是暫緩措施,雙方仍須在90天內協調後續架構與機制,否則貿易戰風險仍可能捲土重來。

對投資人而言,應密切留意以下三大後續變數:

  1. 5月中美是否如期落實調降細節?
  2. 6月起雙方對話是否能建立常態協商管道?
  3. 11月美國總統大選是否再度挑起對中強硬立場?

企業與個人應審慎檢視外銷依存度與全球資產配置結構,保留一定的匯率與政策風險彈性,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局。


延伸閱讀:

新台幣升值、貶值代表什麼?台幣升值與貶值的影響一次看懂

在全球經濟環境快速變化下,「台幣升值」與「台幣貶值」成為投資人、企業與民眾密切關注的重要議題。了解台幣升值的意義、背後的影響因素,以及升值與貶值帶來的優劣,有助於你掌握匯率變動下的財務策略。


什麼是台幣升值與貶值?

新台幣升值的定義

新台幣升值是指新台幣對其他外幣(例如美元)的購買力提升。例如:

  • 1美元兌換新台幣由30元變成28元
  • 表示新台幣升值,因為你用更少的新台幣即可換得1美元

新台幣貶值的定義

新台幣貶值則代表新台幣購買力下滑。例如:

  • 1美元兌換新台幣由28元變成30元
  • 意味著台幣貶值,因為需要更多台幣才能換得1美元

影響新台幣匯率的五大因素

1. 經濟基本面

  • GDP增長率高 → 帶動外資投資 → 台幣升值
  • 通膨高漲(CPI → 台幣貶值可能性高
  • 失業率低 → 經濟穩定 → 支撐台幣升值

2. 利率與央行政策

  • 升息:吸引資金流入,推升新台幣
  • 降息:資金外流風險高,台幣可能貶值
  • 央行干預:央行買美元賣台幣 → 台幣貶值;賣美元買台幣 → 台幣升值

3. 國際貿易狀況

項目匯率影響
出口大於進口(順差)增加美元流入 → 台幣升值
進口大於出口(逆差)增加外幣需求 → 台幣貶值
主要貿易國經濟好促進出口 → 支撐台幣匯率

4. 資本流動與外資投資

  • 外資流入台股、債市 → 台幣需求上升 → 升值
  • 外資撤離台灣市場 → 台幣需求下降 → 貶值
  • 本土企業海外投資增加 → 台幣外流 → 貶值

5. 市場情緒與全球局勢

  • 美元強勢:全球資金流入美元 → 台幣承壓
  • 地緣政治風險高:資金避險 → 台幣貶值
  • 大宗商品價格變化:原物料進口成本改變 → 影響匯率

新台幣升值的優缺點

優點

  • 國外進口商品價格下降,消費成本降低
  • 出國旅遊、留學成本減少
  • 有利於購買海外資產、投資外幣商品

缺點

  • 出口競爭力降低,企業獲利下滑
  • 出口導向產業受衝擊(如電子、製造業)

新台幣貶值的優缺點

優點

  • 台灣商品在國際市場更具價格優勢
  • 有助提升出口產業營收與就業
  • 增加外幣資產價值,對持有美股、美元有利

缺點

  • 進口商品價格上漲,造成通膨壓力
  • 出國旅遊、海外教育支出成本提升
  • 生活開銷上升(如油價、電價)

台幣升值或貶值較好?視情況而定

層面台幣升值台幣貶值
出口產業不利有利
進口消費有利不利
出國留學旅遊有利不利
投資外幣資產不利有利

無論升值或貶值,皆有利有弊。關鍵在於個人或企業的財務結構與依賴的經濟活動型態。


如何掌握新台幣走勢?

  • 觀察匯率變動趨勢:例如USD/TWD是否連日下滑或上升
  • 關注央行政策與國際新聞升息或地緣政治緊張往往影響匯率走勢
  • 使用工具輔助:透過外匯即時查詢網站或銀行APP追蹤匯率變化

結語:善用台幣升值機會,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不論是一般民眾還是企業主,理解新台幣升值與貶值的基本概念與影響,對於制定財務與投資策略都至關重要。升值不一定全然利好,貶值也不總是壞事。唯有充分掌握匯率趨勢、彈性調整配置,才能在全球變動中站穩腳步、創造更多財富。

巴菲特退休宣告!94歲臨別金句整理,揭示下一波投資契機

在2025年股東大會上,投資傳奇「股神」巴菲特正式宣布退休。這場極具指標意義的交棒,不僅讓人感慨60年來波克夏的成就,也讓全球投資人關注未來的接班人、投資方向與巴菲特對市場的看法。本篇將全面整理此次巴菲特退休聲明與股東會重點內容,從金句、退休背景到未來布局,全面掌握「巴菲特退休」後的關鍵投資趨勢。


巴菲特宣布退休,正式交棒阿貝爾

  • 時間:2025年波克夏年度股東大會
  • 年齡:巴菲特94歲
  • 宣布內容:年底交棒 Gregory Abel 為波克夏執行長
  • 語錄摘錄:「我還是會在這裡,偶爾派點用場,但營運決策主導權將交給阿貝爾。」

接班人的背景簡介

  • 姓名:Gregory Abel
  • 現職:波克夏副董事長,長期主導非保險事業
  • 評價:被巴菲特視為「極具紀律與企業價值觀的領導人」

巴菲特退休前的股東會重點整理

投資觀點一覽

關於貿易與地緣政治

  • 巴菲特反對將貿易作為武器。
  • 金句:「美國其實早就贏了,不需要爭誰輸誰贏。」

對日本投資長線看好

  • 表示對五家日本商社的投資,可能長達50年以上。
  • 強調「正是我們擅長的領域」。

市場震盪無須恐慌

  • 評論近期市場:「這不算什麼熊市」。
  • 建議投資人調整心態,適應世界而非期待世界改變。

波克夏持股與現金部位分析

項目數值備註
波克夏A股價格每股80萬9808.5美元股東會當日創歷史新高
現金部位約3477億美元巴菲特希望降至500億美元
2025年以來報酬率+20%標普500年初至今下跌約3%

對未來資產配置的想法

  • 不會立即賣出波克夏股票。
  • 若有明顯低估,仍可能進行股票回購。

巴菲特退休後的下一波投資重點

聚焦基礎建設與能源轉型

  • 巴菲特與阿貝爾一致看好「美國電力與能源」產業。
  • 被視為下一個「具潛力的重型資本支出領域」。

投資人應關注的三大趨勢

  1. 美國能源轉型的長線投資機會
  2. 現金充裕企業的回購與併購潛力
  3. 不確定市場中的「價值陷阱與真機會」

巴菲特臨別名言與人生哲學

關於投資耐心

  • 「真正划算的交易來了不能猶豫,但之前你必須等。」
  • 強調要耐心等待好機會,但一來就要迅速果決。

對人生挫折的看法

  • 「人生常常很美好,雖然會穿插一些糟糕的際遇。」
  • 建議聚焦在「美好的事物」上。

美國夢與樂觀精神

  • 「我出生在美國,是我人生最幸運的一天。」
  • 強調即使歷經戰爭、通膨、金融危機,美國依然屹立不搖。

巴菲特退休對全球投資人的啟示

投資策略的三大學習重點

  • 穩健現金流與長期視角:波克夏的投資哲學依然有效。
  • 市場波動不等於風險:情緒反應不應主導投資決策。
  • 領導人交棒的重要性:企業的價值不應建立在單一個人。

結語:巴菲特退休不等於結束,而是新起點

巴菲特的退休並不意味著波克夏或價值投資理念的終結,反而是一個新世代承接的開始。對全球投資人而言,未來值得關注的不僅是阿貝爾的策略佈局,更是那些延續巴菲特精神的企業與投資機會。無論市場如何波動,對價值、長期與紀律的堅持,依舊是通往財富自由的基石。


延伸閱讀:

0050分割一拆四確定!完整時程、影響分析一次看懂

元大台灣50(0050)正式拍板分割案,將以1拆4方式進行分割作業,引發投資人高度關注。本文將完整解析0050分割的背景、流程、對投資人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未來操作重點,協助你提前做好資金規劃。


0050分割簡介:分割原因與規劃細節

在2025年4月24日召開的受益人會議中,0050分割議案以高達94.2%的贊成率通過。此次分割將依基金淨值,採取最大可行整數倍數,確定為1拆4

分割重點整理

  • 分割比例:1拆4
  • 基準日:以4月24日基金淨值計算
  • 暫停交易期間:6月11日至6月17日
  • 恢復交易日:6月18日
  • 分割後價格:約為原本1/4,股數則增加4倍
  • 總資產價值:不變

此次分割目的是讓單位價格更貼近市場交易習慣,降低小資族進入門檻,吸引更多年輕投資人參與。


0050分割詳細時程一覽

為配合分割作業,0050將有一系列重要時間點。以下是官方公告的完整時程表:

日期作業項目
5月14日公告正式分割比率與日程
5月21日停止有價證券借貸
6月5日停止融券賣出、最後信用回補日
6月6日暫停當沖先賣後買交易
6月10日最後交易日
6月11日停止交易與申贖
6月13日停止過戶日
6月17日公告分割後價格與單位數
6月18日恢復交易、申贖、借券與過戶
6月27日預計寄發分割結果通知書

資料來源:元大投信

投資人需特別留意6月10日為最後交易日,避免因暫停交易期間資金周轉受限而影響自身規劃。


0050分割對投資人的影響分析

1. 資金流動性影響

  • 暫停交易5天期間,無法買賣或申購贖回0050,建議投資人提前安排資金需求。
  • 恢復交易後,單位價格降低,有助於提升市場交易活絡度。

2. 投資組合變動

  • 持股數量將自動乘以4倍。
  • 單位價格除以4,總市值不變。

簡單來說,雖然帳面上股數變多了,但整體資產價值不受影響。


0050受益人數暴增,小資族搶進布局

根據集保結算所及證交所統計:

  • 今年截至4月18日,0050投資人數增加31.3萬人
  • 今年至4月23日,累計淨申購金額高達1,303億元
  • 2024年3月底,0050定期定額戶數達35.6萬戶,領先其他台股ETF。

這顯示出0050持續受到長線資產配置需求與小資族青睞,特別是預期分割後,入手門檻更低,投資人數有望再攀新高。


元大投信建議:長期布局才是王道

元大投信提醒,影響ETF長期報酬表現的關鍵因素,並非配息率高低,而是成分股市值的成長潛力。

建議重點

  • 年輕族群、小資族應以市值型ETF(如0050)做為資本利得的主要布局工具。
  • 投資台股ETF仍需留意單一市場系統性風險,建議搭配分散資產配置。

此外,在市場出現大幅修正時,也可視為逢低加碼台灣權值股的機會。


結語:0050分割開啟新局,小資族投資更便利

此次「0050分割」將有效降低單位交易門檻,讓更多年輕人、小資族能夠參與台股核心標的的長期成長紅利。隨著資金布局持續升溫,分割後的0050預期將在台股ETF市場中扮演更為關鍵的角色。

建議投資人在分割前後密切留意交易時程,做好資金調度,同時將長期投資作為策略核心,穩健參與台灣經濟成長動能。


延伸閱讀:

注意股、警示股、處置股是什麼!台股異常交易警示機制全解析

近期因全球市場動盪、台股波動劇烈,不少個股陸續被列入「注意股」、「警示股」乃至「處置股」。對投資人來說,了解這些制度非常重要,可以及早掌握風險,做出適當調整。本文將一次解析什麼是注意股、警示股、處置股,列入條件、影響差異,以及投資人該如何應對。


什麼是注意股?股價異常的第一道警鐘

當個股出現異常交易現象,證交所會先將該股票列為「注意股」,這是提醒投資人注意風險的第一步。

注意股定義

  • 指股票在近6個營業日內,累積漲跌幅超過25%,或出現成交量、周轉率異常放大,即可能被列入注意股。
  • 注意股本身不影響交易機制,只是公告提醒,讓投資人提高警覺。

什麼是警示股?從注意升級到加強監管

若注意股狀態持續惡化,交易異常加劇,則進一步被列為「警示股」。

警示股定義

  • 代表該股票在短期內出現更明顯的交易過熱、異常放量等現象。
  • 會公告警示,且證交所會加強交易監控,但一般仍未限制交易方式。

列為警示股的常見條件

  • 單日成交量暴增為30日均量的3倍以上
  • 單日或連續多日周轉率異常攀高
  • 單日漲跌幅過大且脫離基本面
  • 當沖比率異常過高(如超過30%)

什麼是處置股?異常交易最嚴重的處理階段

如果股票在注意股、警示股階段後仍持續異常,則會被列為「處置股」,實施更嚴格的交易限制。

處置股定義

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即可能被列為處置股:

  • 連續3天或5天被列為注意股
  • 10天內有6天被列為注意股
  • 30天內有12天被列為注意股

進入處置後,交易方式將改變,並對流動性產生實質影響。


注意股、警示股、處置股的差異比較

類型定義投資人影響
注意股初步提醒交易異常無交易限制,僅公告警示
警示股交易異常加劇,加強市場監控無硬性限制,但市場風險提高
處置股異常嚴重,強制交易限制改分盤撮合、當沖禁令、融資融券暫停

被列為注意股、警示股、處置股的條件整理

以下是最常見導致股票進入異常監控名單的條件:

注意股列入條件

  • 30個營業日漲幅超過100%
  • 60個營業日漲幅超過130%
  • 90個營業日漲幅超過160%
  • 近6個營業日累積漲跌幅超過25%
  • 當日周轉率超過10%
  • 近6日累積周轉率超過50%
  • 成交量爆量異常
  • 本益比、股價淨值比異常,且集中於特定券商交易

處置股交易限制有哪些?

當股票被列為處置股後,將面臨以下交易限制措施:

  • 改以人工撮合交易,每5分鐘或20分鐘撮合一次
  • 大額委託須提前收取價金或證券
  • 暫停融資融券交易(無法當沖)
  • 強化成交資訊公告,提升市場透明度

這些限制主要是為了降低股價波動、保護市場秩序。


投資人該如何因應注意股、警示股、處置股?

短線交易者

  • 注意流動性下降的風險
  • 落實停損停利紀律
  • 避免追高殺低操作

中長線投資者

  • 專注基本面,評估公司體質
  • 不因短期股價異動影響投資決策
  • 留意公司是否及時發布重大訊息或財報

被列為警示或處置股,不代表公司基本面惡化,但短期波動加劇的風險不可忽視。


結語:掌握警示機制,讓你在動盪市場中穩健操作

在劇烈震盪的市場中,學會解讀「注意股」、「警示股」、「處置股」三大警示機制,是每位投資人必備的基本功。了解警示條件與交易限制,有助於判斷持股風險,制定更周延的操作策略。
記得,市場永遠不缺機會,缺的是對風險的敬畏與適時調整的智慧!


常見Q&A:注意股、警示股、處置股相關問題一次解答

Q1. 股票被列為注意股後會自動升級為警示股或處置股嗎?

不一定。被列為注意股後,若短期內交易異常現象持續惡化(如漲幅擴大、成交量爆量),才有可能進一步升級為警示股或處置股。如果交易情況回穩,則可能在幾個營業日內解除注意股標籤。


Q2. 股票被列為處置股後多久會解除?

處置股解除的時間沒有固定標準,需視交易異常狀況是否改善。證交所會根據後續交易數據(如成交量、周轉率、股價波動等)審核,若恢復正常,即可解除處置限制。但通常至少需觀察一至兩週。


Q3. 處置股一定會跌嗎?還能持有嗎?

被列為處置股並不代表股價必然下跌,關鍵在於該公司的基本面與市場情緒。有些處置股反而因消息澄清、業績好轉而反彈。建議投資人持有處置股時,要加強基本面分析,審慎評估持有與否。


Q4. 什麼情況下警示股會直接被列為處置股?

若警示股在短期內持續符合異常交易條件,例如連續多天成交量異常放大、股價急漲急跌,或周轉率高居不下,證交所會直接將其列為處置股,實施分盤交易、限制融資融券等措施。


Q5. 投資人可以從哪裡查到最新的注意股、警示股、處置股名單?

投資人可以直接上台灣證交所(TWSE)官網的「異常交易資訊專區」,查詢每日更新的注意股、警示股、處置股名單與公告內容。也可使用各大券商提供的即時交易平台查看即時提示。


延伸閱讀:

川普宣布對中國課徵125%關稅!美國暫緩其他國家對等關稅90天,對台灣產業有何影響?

隨著全球金融市場因關稅風暴劇烈動盪,美國總統川普於台灣時間4月10日凌晨,突襲式宣布重大政策調整:除中國以外,暫緩對其他國家提高對等關稅90天,並將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立即調升至125%。此舉再度引發國際市場震撼,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川普宣布對中國即刻調升125%關稅

根據川普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的聲明,他指出:

  • 中國對全球市場缺乏尊重,對美國造成長期剝削。
  • 即日起,美國對中國大陸進口產品徵收 125% 關稅,並立即生效。
  • 希望中國未來能重新調整態度,尊重國際市場公平交易原則。

川普強調,對中國採取如此強硬的關稅措施,是為了終結過去長年不公平的貿易模式。


對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暫緩90天

與中國相對,其他國家暫時受到較溫和的處理。川普宣布:

  • 超過75個國家已與美國展開貿易談判,包括商務部、財政部與貿易代表辦公室協商中。
  • 這些國家沒有針對美國進行報復行動,因此美國將:
    • 暫停對等關稅措施90天
    • 將目前設定的對等關稅稅率降至10%
  • 90天內,美國將加速個別國家的貿易協議談判進度。

下表整理川普最新關稅政策摘要:

國家對象稅率變動其他說明
中國提高至125%立即生效
其他75國家暫緩90天、降至10%持續協商中,無報復行為的國家

財政部說明:暫停關稅非因股市重挫?

針對媒體質疑「是否因美股暴跌才急踩剎車」,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進行說明:

  • 否認是因股市暴跌造成政策轉向。
  • 表示目前希望與美國談判的國家數量遠超預期,因此需要更多時間協商。
  • 川普計劃親自參與各國談判,確保每一個對美國重要的市場能達成更公平的貿易條件。

換言之,本次90天暫停政策,目的是爭取更好的國際談判空間,而非被動因應金融市場壓力。


對台灣及全球經濟的潛在影響

短期影響

  • 全球市場持續動盪,特別是出口導向國家(如台灣、越南、南韓)股市受壓。
  • 台灣電子產業與中國供應鏈緊密,將間接受到「美國對中國課125%關稅」的衝擊。

中期展望

  • 美國與其他75國的貿易談判結果,將牽動全球供應鏈重組。
  • 若中國報復升級,全球貿易戰恐再度升溫。

長期趨勢

  • 全球貿易體系可能出現區域化、去全球化的加速現象。
  • 台灣企業應加速佈局多元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結語:125%關稅開打,全球市場進入新常態

川普本次宣布針對中國即刻提高125%關稅,無疑將中美貿易衝突推向新高點。儘管其他國家暫時獲得90天喘息期,但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已經急劇升高。

對於台灣與其他出口國來說,未來三個月內,美國與各國的貿易協商進展,將成為決定全球市場穩定與否的關鍵。企業與投資人應保持高度警覺,靈活因應局勢變化,以減緩潛在風險。


延伸閱讀:

國安基金啟動救市!台股重挫後的穩盤行動解析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 32% 的對等關稅,引爆全球金融市場恐慌,台股暴跌超過 2000 點。面對巨量賣壓,台灣政府緊急宣布啟動「國安基金」進場救市。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國安基金是什麼、歷年進場紀錄、實際買了哪些股票,以及本次行動對市場與經濟可能帶來的影響。


2025年國安基金進場概況:動用高達5000億元資金穩定市場

2025年4月8日,國安基金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啟動「安定市場任務」,正式進場護盤。財政部新聞稿指出:

  • 美國川普政府對台灣課徵 32% 關稅,造成台股大跌 2,065.87 點(-9.7%),創史上最大單日跌幅。
  • 4月8日台股再跌 772.4 點(-4.02%),投資信心崩潰。
  • 外資在 2025年1月至3月持續大幅賣超,對市場形成額外壓力。

本次國安基金進場要點

  • 可動用資金總額:新台幣 5,000 億元
  • 目標:維護台灣股市及金融市場穩定


台股歷史十大單日跌點回顧

回顧台股歷史最大單日跌點,可以看出台灣市場面臨重大國際危機時,波動幅度逐年擴大。

排名日期跌點跌幅收盤指數
12025/04/072,065點-9.7%19,232點
22024/08/051,807點-8.35%19,830點
32024/08/021,004點-4.43%21,638點
42024/04/19774點-3.81%19,527點
52024/07/26752點-3.29%22,119點
62020/01/30696點-5.75%11,421點
72021/05/12680點-4.11%15,902點
82018/10/11660點-6.31%9,806點
92021/05/11652點-3.79%16,583點
102000/03/13617點-6.55%8,811點

歷史經驗:國安基金進場買什麼?以111年為例

最近一次國安基金進場是在 2022 年(民國 111 年),當時因俄烏戰爭引發全球市場劇烈動盪,台股重挫至 13,928 點,年內跌幅超過 25%。

國安基金111年進場與退出時間

  • 進場時間:2022年7月13日~2023年4月13日(歷時9個月)
  • 賣出時間:2023年4月14日~2023年12月25日(清倉持股)

投資成果

  • 買進金額:545.08 億元
  • 賣出金額:649.45 億元
  • 獲利:104.37 億元

主要持股標的

  • 台積電
  • 統一企業
  • 台灣水泥
  • 其他大型權值股

國安基金主要選擇市值大、流動性高且具有產業領導地位的個股作為護盤對象。


國安基金進場一定能救市嗎?歷史數據告訴你

許多人認為國安基金進場即代表股市會立刻止跌反彈,但事實上,市場走勢仍受多重因素影響,國安基金雖有短期穩定作用,但不能完全扭轉趨勢。

過往經驗整理

  •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國安基金進場後,台股回穩約三個月。
  • 2022年俄烏戰爭期間,國安基金進場後,大盤仍持續下探約7%後才逐步反彈。

結論:國安基金主要作用是減緩市場恐慌與拋售壓力,並非保證立即止跌或創高。


近年國安基金進場與台股走勢關聯

觀察國安基金近年進場時機,可以看出其與大盤走勢密切相關:

  • 2020年:新冠疫情,進場後台股回穩
  • 2022年:俄烏戰爭,進場後台股止跌
  • 2025年:川普關稅戰,再次進場,預期短期內可穩定指數波動

但必須注意,即便國安基金進場,股市仍可能短期內再探低點,因此投資人應謹慎布局,避免盲目追高。


國安基金是什麼?基本介紹與資金來源

國安基金,全稱「國家金融安定基金」,成立宗旨為:

  • 因應重大國內外金融危機
  • 穩定資本市場與金融體系
  • 維護國家整體經濟安全

資金來源

  • 國庫持有的公民營事業股票質押貸款(上限 2,000 億元)
  • 借用郵政儲金、壽險基金、勞保基金、退撫基金(上限 3,000 億元)
  • 其他主管機關核定資金來源

目前可運用總額為新台幣 5,000 億元,具備即時且大規模支援市場的能力。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股暴跌!熔斷機制啟動條件一次看懂,美國關稅衝擊全面解析

全球金融市場陷入混亂,美國關稅政策引爆股災,亞股全面崩跌。2025年4月7日,台股開盤暴跌超過2000點,市場高度關注是否會觸發「熔斷機制」。本文帶你快速了解熔斷機制是什麼、觸發條件為何,以及台股與美股的制度差異,並分析這次危機對台灣經濟可能帶來的影響。


什麼是熔斷機制?避免市場恐慌擴大的重要防線

熔斷機制(Circuit Breaker,或稱 Trading Curb)是一種為了防止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時,避免失控性賣壓擴散而設立的暫停交易機制。

熔斷機制的核心目標包括:

  • 提供市場冷靜時間,避免情緒性拋售
  • 保護投資人,降低市場系統性風險
  • 恢復市場流動性,穩定資本市場運作

熔斷機制類似於電力系統的「保險絲」,當市場劇烈波動超過設定門檻時,自動啟動暫停交易,讓市場有喘息與思考空間。


美股熔斷機制介紹:全球市場最著名案例

美國是全球最早實施熔斷機制的國家之一,美股以標普500指數(S&P 500)作為熔斷的基準,且僅針對指數下跌設限,不對指數上漲設置熔斷條件。

美股熔斷觸發標準

  • 指數下跌7%:觸發第一次熔斷,暫停交易15分鐘
  • 指數下跌13%:觸發第二次熔斷,再暫停交易15分鐘
  • 指數下跌20%:觸發第三次熔斷,當日直接休市

下表整理美股熔斷標準與對應處理:

下跌幅度處理方式
7%暫停交易15分鐘
13%再次暫停交易15分鐘
20%當日直接休市

美股熔斷歷史紀錄

美股自1988年設立熔斷機制以來,曾有4次正式觸發紀錄:

  •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
  •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共觸發三次熔斷

熔斷機制在防止市場恐慌蔓延中,發揮了關鍵穩定作用。


台股熔斷機制概況:與美股有何不同?

台股本身雖未設定大盤指數熔斷制度,但透過個股「漲停板」、「跌停板」制度,具備類似效果。

台股熔斷相關規範

  • 上市上櫃股票:每日漲跌幅限制為10%,即當日漲停或跌停
  • 興櫃市場股票:無漲跌幅10%的限制,因此特別設置熔斷機制

在興櫃市場中,熔斷條件為:

  • 若個股當日價格超過前一交易日「平均價格」50%,即啟動熔斷
  • 觸發後,該股票當日無法繼續交易

興櫃熔斷條件摘要:

項目熔斷觸發條件
上市上櫃股票漲跌幅每日限制10%,無整體熔斷機制
興櫃股票當日漲跌超過昨日均價50%,停止交易

投資人需特別留意,興櫃熔斷是依「均價」計算,而非收盤價。


熔斷機制對台灣股市與經濟的影響

短期影響

  • 抑制非理性恐慌性賣壓
  • 市場冷靜期有助於恢復資金信心
  • 縮小股價劇烈波動範圍

中期影響

  • 觀察國際局勢與美國關稅政策變化
  • 台股若持續受壓,將促使主管機關進一步調整交易制度

長期觀察重點

  • 熔斷機制能否有效維持市場流動性
  • 全球供應鏈重組與貿易摩擦是否加深衝擊
  • 台灣本地基本面能否支撐市場反彈

結語:熔斷機制能救台股嗎?投資人應注意什麼?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引發的全球股市震盪,熔斷機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市場保護,但根本的問題仍是國際貿易環境的惡化與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

投資人在當前波動劇烈的市場中,應保持冷靜,做好資金控管,適度分散投資組合,並持續關注台灣證交所、金管會等單位後續的市場應對措施。

未來幾週內,熔斷機制是否再度啟動,以及台灣本地經濟政策的調整,都將是決定台股能否穩定的重要觀察指標。


延伸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